晴時多雲

  • 2024-04-22 13:29

    健康網》別讓驚喜變驚嚇 心理師:「為伴侶付出」前先想想

    葉立斌/核稿編輯在風光結婚後,婚後的溝通對很多人來說是難題。近日在PTT有位女性分享自己與丈夫在美國就業與結婚並且有生小孩;丈夫覺得女主角對住在美國不大喜歡,雙方甚至常有語言暴力。諮商心理師陳家維(瑪那熊)表示,不少人在愛情或婚姻中會想要「為伴侶付出」,但有時會反而被潑冷水。他建議盡量觀察伴侶的需求

  • 2024-04-04 05:30

    狂打噴啑非過敏 兒科醫:易跟妥瑞氏症混淆

    7歲的小瑜(化名)最近噴嚏打不停,原以為是過敏服藥,卻遲未改善,到沙鹿光田醫院就診,兒科醫師江國樑發現小瑜因罹患妥瑞氏症,才難以控制打噴嚏,且該症狀多變,除臉部不正常抽動,有時也會打噴嚏、眼睛抽動,加上最近過敏好發季,易跟妥瑞氏症混淆。江國樑解釋,打噴嚏、咳嗽、清喉嚨,可能是感冒、感染或過敏外,也可

  • 2024-03-31 05:30

    人生平順 好好先生也有中年危機

    42歲的小志(化名)結婚兩年,與太太考慮是否要生小孩。他的工作穩定,收入不錯,但是工作忙碌,壓力有點大,尤其最近情緒起伏比較大,且常有睡不著或食慾不佳的症狀,聽同事建議下,尋求諮商協助。心理師協助小志回顧過往,發見小志的前半生大部分都按部就班地往社會認同或父母認同的方向前進,但其實很多時候當下並不是

  • 2024-03-30 10:17

    心情溫度計! 面對壓力 1分鐘自我檢測情緒負荷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憂鬱、躁鬱、焦慮情況時有可聞,當壓力過大,影響身心健康時該怎麼辦?南投縣衛生局表示,民眾若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有情緒困擾時,可以透過BSRS簡式健康量表(心情溫度計),量測情緒負荷狀況,若分數在10至14分,顯示有中度情緒困擾時,即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避免心理健康惡化。

  • 2024-03-23 12:12

    健康網》4類「教養風格」您是哪一型? 專家:權威民主型較好

    羅碧/核稿編輯管教孩子永遠是家長的難題,可能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對小孩很民主,但孩子還是抱怨管太多。管教方式有很多種,各位爸媽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教養風格嗎?語言治療師表示,有學者根據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與「接納」程度劃分,歸納出4個不同類型的教養風格,分別是:權威民主型、專制獨裁型、放任溺愛型和忽視

  • 2024-03-12 11:35

    健康網》何時可以給孩子手機?諮商心理師分析

    葉立斌/核稿編輯相信有孩子的你,一定聽到孩子想要手機了吧!不少孩子甚至會哭鬧、暴怒,就為了與同學一樣擁有手機;「何時可以給手機?」成為現代父母的大哉問。心理師提醒,小孩想要手機的原因,不外乎需要跟上同學話題等。心理師提醒,可以與孩子約定在特定時間內用手機,且提醒不可用條件交換,很可能會引發親子衝突。

  • 2024-03-06 21:35

    健康網》過度擔憂恐致焦慮症 食藥署解析治療3用藥

    羅碧/核稿編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有許多煩心的事,但如果對很多事情過度擔憂,恐致焦慮症。食藥署指出,若不想要立刻使用藥物,也可以先嘗試看看「心理諮商」與「心理諮詢,但若身心極度不適時,可請醫師根據個人情況給予藥物治療,常見藥物有苯二氮平類(BZD類)、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類)、乙型受體阻

  • 2023-12-01 21:36

    健康網》孤獨者過早死亡風險達32%! 研究點出4大主因

    孤獨不只影響到心理層面,未來也可能提升死亡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孤獨的心理狀態會使一個人的死亡風險增加26%。而長期孤獨會削弱人的免疫系統,導致孤獨者更容易過早死亡,且可能性高出32%。此外,孤獨引起的死亡率提高,主要與缺乏健康的生活習慣、社會資源、心理壓力、社會監督等4主因

  • 2023-07-10 15:00

    北市638間社區藥局宣導安心專線 協助民眾轉介心衛服務

    台北市衛生局今年7月起與台北市藥師公會合作,結合638間社區藥局及藥師,宣導「1925安心專線」,除主動關心、慰問領藥民眾,並協助有心理衛生需求民眾轉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北市12行政區在7月底前也會各推一位心理衛生種子導師,協助社區基層藥局諮詢。

  • 2023-07-07 17:18

    中市每年約4千人想不開 潭子社區心衛中心啟用

    歌手李玟因憂鬱症離世,讓民眾身心健康受到關注,台中市政府衛生局今日舉行潭子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揭牌典禮。台中市每年輕生案件通報約3千至4千人,女高於男,多數因生理疾病、感情、經濟因素導致心理壓力或情緒困擾,可撥打1925安心專線(依舊愛我),提供24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不用留下真實姓名就有專人接聽。

  • 2022-11-13 05:30

    心理治療3目標 看精神科不代表有病

    增進自我覺察、問題解決、生活適應隨著社群媒體普及,心理衛生議題逐漸受到社會重視,「看精神科」不再是令人避諱的話題,而是進一步追求心身平衡、生活安適的新選項;接受心理治療,並不意謂「成為一個病人」,而是從對自身的好奇與內省出發,與治療師一同思索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願望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在理解之中更安然接

  • 2022-10-20 15:44

    創傷知情知多少? 現代婦女基金會攜手花警了解創傷

    花蓮剛歷經0918地震災害,痛苦的創傷事件容易讓人感到十分沉重、黑暗,花蓮縣政府委託現代婦女基金會辦理花蓮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舉行「創傷知情知多少?」方案活動,由基金會駐地社工和警員分享「創傷知情」概念,希望讓第一線警員可以認識創傷,並推廣以創傷知情的方式來提供服務。

  • 2022-10-13 17:16

    苗縣青少年自殺通報數居高不下 徐耀昌籲各界攜手防範

    依衛福部統計,苗栗縣10至24歲的青少年自殺通報人口居高不下,苗栗縣政府今天舉辦「守護生命、讓愛延續」心理健康月暨自殺防治記者會,由縣長徐耀昌帶領各局處、學校、醫療院所及民間團體,共同攜手防範自殺,並響應自殺防治守門人「一問、二應、三轉介」步驟,降低縣內自殺個案發生及死亡率。

  • 2022-06-12 18:28

    疫情改變生活 桃園衛生局提供免費心理諮詢

    隨著社會文化快速變遷,加上疫情影響社交生活,內心的孤單與無助讓人難以獨自承受或適當排解,也找不到情緒宣洩的出口。為協助更多民眾撫慰內心的傷痛,體驗能接觸專業心理諮詢服務的溫暖,桃園市衛生局提供民眾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民眾可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預約心理諮詢服務。

  • 2022-06-08 17:55

    健康網》疫情讓你滿腹情緒快爆炸? 專家教3招重拾好心情

    疫情影響改變了我們的一切生活,從習慣拉開社交距離之後,接著家人或本身確診,就開始了不斷循環的隔離生活,不是自己正在隔離,就是自己的家人接著要隔離,然後接著又是身邊的親友、同事被隔離,因此再怎麼樣都是拉開了人與人之間實際的距離,已經好一陣子,我們無法隨時自在地實質接觸,在這樣的生活不知道還有多久?

  • 2022-06-08 14:29

    新竹縣首間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新埔鎮衛生所新建大樓啟用

    斥資4700多萬新建的新埔鎮衛生所今天落成啟用,就位在縣府消防局第3大隊旁,這棟新的衛生所大樓不僅兼具醫療保健和長照服務,還是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在今年5月初成立以後,新竹縣首間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實際門診服務將在本月中上路,至於原來的舊衛生所則已經登錄為新竹縣的歷史建築。

  • 2020-05-26 08:30

    健康網》心理師直授 一頓飯看出性格秘密

    每個人吃飯的姿態、習慣各異,心理師林萃芬在其新書《從習慣洞察人心》(時報出版)提到,從一個人吃東西的樣子,大概可以看出從小到大的生活習慣以及最真實的個性,下面這12種飲食習慣,在林萃芬的分析裡,人的個性在一頓飯裡表露無遺。1.細嚼慢嚥的人吃東西習慣細嚼慢嚥的人,喜歡小口小口地品嚐食物的滋味。不管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