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17 19:32

    健康網》婦科術後少碰當歸、人參! 醫曝正確飲食原則

    沈莉馨/核稿編輯女性動完婦科手術後,飲食上哪些能吃、又有哪些不能碰呢?泌尿科醫師謝筱芸彙整幾項術後飲食原則,像是術後調理重點在於恢復流失養分,可以多攝取鴨血、紅肉等「補血」食材;也可以多吃海鮮、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食物加速傷口復原;但要避免酒類、人參、當歸等活血成分,以免增加傷口出血風險等。

  • 2024-03-29 20:25

    健康網》四物湯不只能喝! 最早竟是傷科藥 塗下去瘀血散

    羅碧/核稿編輯四物湯是女性朋友必備的藥補,但其實最早並不是婦科藥材!泰昌堂醫療體系中醫師湯家誠提到,四物湯最早是傷科藥,可用來祛除跌打損傷後的體內瘀血。除了內服外,傳統上也會將4種藥材浸泡成藥酒來塗抹,有助血液循環,讓瘀血更快退散。湯家誠在臉書專頁「泰昌堂」與IG發文分享,最早的四物湯其實是傷科藥,

  • 2024-01-27 20:31

    健康網》看婦科前別洗「妹妹」! 醫解4迷思:這些不用做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女性在看婦科前,會害怕私密處有異味、陰毛雜亂等,而清洗或修剪私密處毛髮;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柏廷在臉書專頁「婦產科醫師 陳柏廷-小樹醫師的爸媽加油站」發文提醒,毛髮不影響檢查,且氣味也是醫師參考是否感染的方式之一,因此不需特別清洗或修剪。另外,他也藉此一併解

  • 2024-01-18 20:45

    健康網》6旬婦大腿內側、私密處發麻 醫:當心馬尾症候群

    羅碧/核稿編輯一名65歲婦人因不明原因,大腿內側及會陰部出現麻麻感覺,還尿失禁就醫,醫師一聽驚覺不對勁,因為這是馬尾症候群的症狀,立刻將她轉診到醫院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是否壓迫到馬尾。新北板橋原力復健診所主治醫師王竣平在臉書「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發文表示,馬尾位於腰椎神經下

  • 2023-12-21 09:30

    健康網》冬至養生好時機! 「四九貼」有助改善經痛、新冠後遺症

    節氣即將邁入冬至(12月22日),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郭大維指出,夏季「三九天」跟冬季「四九天」都是順應節氣的外治法。冬季若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婦科、痠痛、羸弱體質等問題,或出現新冠後遺症等症狀,可以藉由穴道貼敷幫忙,提振免疫功能,進而發揮內病外治、疏通經絡、增進抵禦力之效。

  • 2023-12-15 19:49

    健康網》擔心卵巢早衰受孕差? 中醫:治療著重養腎

    羅碧/核稿編輯想懷孕的婦女最擔心卵巢早衰的問題,影響生育。雲品中醫診所中醫師表示,中醫觀點看待卵巢早衰時,認為腎主生殖、內分泌功能的調節,因此治療會以補腎為主,並搭配疏肝健脾化瘀,加上溫灸薰臍、穴位針灸,培養體質。何謂卵巢早衰?中醫師在臉書粉專「雲品中醫診所」發文說明,當40歲以前女性發生卵巢功能衰

  • 2023-12-07 05:30

    小朋友性早熟 恐影響身心健康

    小芳剛上小一沒多久就被媽媽急忙帶來門診,表示胸部漸漸隆起,擔心她是不是性早熟,因為聽說鄰居和朋友的小孩也都有類似的情形,怕小朋友以後長不高,所以特別過來就診。小芳的媽媽緊張地問:「這個年紀胸部開始發育是正常的嗎?」在現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狀態下,可以理解父母親的焦慮,但是性早熟除了影響成人身高之外

  • 2023-12-04 10:14

    2023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中醫大新竹附醫舉辦 10國250醫參與

    2023年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一連兩天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舉辦,會議包含9場示範手術現場直播,以及聚焦大腸直腸癌保肛治療的最新趨勢、複雜性痔瘡的創新治療,和人工智慧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吸引來自全球10個國家約250位國內外醫學專家參與,包括美國內視鏡外科醫學會理事長Patricia Syll

  • 2023-10-19 08:31

    健康網》豆製品不會致癌! 研究曝「大豆異黃酮」6大益處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關懷月,又稱作「粉紅10月」,但許多女性常有大豆異黃酮會提高致癌風險的迷思;對此,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豆製品不會增加婦科疾病風險,也不會直接影響雌激素含量,且若能適度補充大豆異黃酮有助平衡身體,能減少肺癌、婦科癌症、心血管疾病發生。此外,大豆異黃酮中的染料木黃酮,可改善葡萄糖代

  • 2023-09-30 18:33

    健康網》「姨媽」一來痛到盜汗 中醫推3藥膳食療助改善

    經痛可以說是女性的夢魘,嚴重的話還可能影響到正常生活,澄觀中醫診所副院長闕麗容分享中醫觀點,痛經因為身體內產生氣血劇烈的變化,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痛。提醒月經時的注意事項,像是忌涉水、游泳等激烈運動,也不要洗頭,若要洗也要馬上吹乾等。在飲食上,吃益母草煮雞蛋、三七蒸肌、當歸糖,都有不錯的療養效果。

  • 2023-09-12 20:18

    健康網》薰臍助改善氣血循環! 中醫點8功效 8種人慎用

    隨著國人養生普及,許多人都會透過中藥、拔罐及薰臍來調理體質。中醫師表示,薰臍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生殖和泌尿系統、並提振腸胃、強化心血管、增強免疫系統、加強脂肪分解,促使腹部肌肉緊實瘦小腹、壯陽滋陰、溫經散寒等功效。但要注意,體質燥熱、口乾舌燥、皮膚有傷口、皮膚過於敏感、孕婦、高血壓、糖尿病及中風患者

  • 2023-07-22 05:30

    益母草促子宮收縮 孕媽咪不能吃

    韓劇「李祘」中有妃嬪假裝流產,要陷害人,卻被聰明的皇后識破,並拆穿假孕的妃嬪所提出的證據就是一味中藥「益母草」,皇后正義凜然大聲質問:「我因為月經失調而不孕,長期服用調經的益母草,都知道懷孕不可以吃,如果妳真的有懷孕,怎麼可以吃益母草呢?」該名妃嬪臉色大變,啞口無言,無法再替自己辯解。

  • 2023-07-09 11:38

    健康網》什麼病可以看中醫? 內、婦、兒、傷、針灸都適合

    西醫透過抽血、各種檢查來診斷病症,中醫憑望、聞、問、切就做出診斷,對現代人來說或許會覺得「不科學」;對此,欣華安中醫診所副院長艾莉絲表示,中醫可以看的病多達15種科別,一般主要以內科、婦科、兒科、傷科、針灸科為主。至於所謂的「不科學」,透過國人成功研發的清冠一號證實,中藥也能抑制發炎反應因子。

  • 2022-12-25 13:29

    最萌的耶誕禮物!平安夜寶寶來豐原醫院報到

    平安夜受到冷氣團影響各地氣溫偏低,身為初產婦的施小姐,原先預產期是12月26日,不料,昨出現落紅,趕緊到豐原醫院待產,於平安夜順利產下一名3400公克的男嬰,乘著眾人的祝福,新生兒出生活力良好、哭聲宏亮。爸爸表示,沒預想到會剛好在平安夜誕生,只希望寶寶平安就好,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2022-09-11 21:16

    健康網》預防婦科腫瘤 營養師:肝、腸、心也是致病原因

    婦科疾病是所有女性都有可能會面對到的課題,對此,營養師王沛瀅在臉書粉專「MamaMia!最會扛的營養師」發文分享婦科腫瘤的成因,她表示,女生最重要的姐妹器官莫過於子宮和乳房,但三大器官肝、腸、心也可能是致病原因。王沛瀅表示,婦科腫瘤和癌症都跟雌激素濃度有關,當雌激素相較黃體素濃度比較高的時候,因為乳

  • 2022-05-04 09:57

    揮別經痛夢魘 微創「單孔腹腔鏡手術」切除卵巢囊腫

    新竹一名30歲的周姓女上班族,自青春期就受經痛所苦,經常從腹部痛到下背,早年還可以口服止痛藥緩解疼痛,近期必須要打止痛針才能舒緩,遇到經期只好向公司請假,影響生活和職場,最後到婦產科檢查發現「雙側卵巢囊腫」,經醫師施予「單孔腹腔鏡手術」切除,傷口美觀且恢復快,讓周女終於揮別多年的經痛夢魘。

  • 2022-04-20 21:36

    健康網》過重易罹子宮癌! 英國研究:過重12公斤風險近乎翻倍

    女性體重過重將顯著增加罹患子宮癌的機率,據《BBC》報導指出,165公分的女性若過重12.7公斤,那她罹患子宮相關癌症的風險將近正常體重者的2倍。這項由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出資的研究,囊括了英國、美國等7個國家的12萬名女性資料。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表示,維持健康的體重將能減少罹患13種癌症的機會,背後

  • 2022-04-08 23:22

    竟是「此物」害私密處發出惡臭!她揭慘痛經驗示警

    一名女網友指出,近來她的私密處分泌物持續發出不明的惡臭味,讓她驚恐以為自己生病,後來就醫內診後才發現竟然是因為衛生棉條卡在陰道內,因此上網發文分享這段有驚無險的經驗,貼文引起廣大網友討論。原PO昨日在Dcard發文指出,她近來首度嘗試使用棉條,結果上週二私密處的分泌物開始發出惡臭味,讓她大為驚恐,以

  • 2021-10-31 22:58

    健康網》陰蒂實際上與陰莖一樣大? 婦科醫公開私密處機密

    你知道女性陰蒂加上在體內的部分跟男生陰莖一樣大嗎?婦科醫師指出,因陰蒂被包覆在體內,實際大小約是男生陰莖的80%大,加上男生女生體型的差異,等比放大後根本一樣大。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臉書粉絲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東區 張瑜芹醫師」發文分享有關女性私密處的知識,因女生的許多性

  • 2021-08-09 15:29

    婦科最常見3癌 醫:調飲食、篩檢、測基因防上身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師指臨床最常見的婦科癌症依序為子宮內膜、卵巢與子宮頸等3癌,其中發生率與死亡率曾居高不下的子宮頸癌,在國健署持續推動子宮頸抹片和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的施打下,雙率數字已漸降低。不過隨著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改變,子宮內膜癌卻有上升跡象,透過飲食、篩檢與基因檢測,能達到減少罹患癌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