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26 20:43

    7旬男中風後吞嚥困難、肢體痙攣 「進食訓練」逆轉黑白人生

    中風是導致成人殘障失能的主因之一,台灣每年新增3萬名中風病人,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根據亞洲中風流行病學研究估計,中風後吞嚥困難(PSD)在急性中風病人中的發生率約為42%,影響生活品質,也造成照顧者沉重負擔。奇美醫院成立「食樂小組」,針對吞嚥障礙病人給予吞嚥評估、進食訓練及營養質地調整

  • 2024-03-13 05:30

    170萬長者未規律運動 加速失能、衰老

    截至今年1月,我國65歲以上長者人口數已達431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國民健康署指出,調查顯示,我國有超過170萬名長者沒有規律運動習慣,僅約有4成長者符合世衛組織建議運動標準,恐加速失能與衰老,呼籲長者利用鄰近住家的「銀髮健身俱樂部據

  • 2024-03-12 15:26

    逾百萬名長者沒規律運動! 國健署曝危機

    截至今年1月我國65歲以上長者人口數已達431萬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國民健康署今(12日)指出,調查顯示我國有超過170萬名長者沒有規律運動習慣,僅有約四成長者符合世衛組織建議運動標準,恐加速失能與衰老,呼籲長者利用鄰近住家的「銀髮健身俱樂部據點

  • 2024-03-11 13:10

    健康網》血壓高才吃藥? 醫揭嚴重後果:腎病末期增11倍

    葉立斌/核稿編輯高血壓是人體沉默殺手,據國健署統計,18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正常血壓值應小於120/80mmHg,但研究顯示,收縮壓每增加10mmHg,腦中風風險增加53%、心肌梗塞死亡增加31%。此外,沒控制好血壓,得到嚴重末期腎臟病

  • 2024-01-08 05:30

    中風糖友預防再發 均衡飲食多運動

    門診來了1位自述單側手腳會麻的患者,糖化血色素高達14%,經過檢查證實是小中風。治療後,血糖雖然降了下來,患者的太太開始注意到患者有走路不穩以及認知異常,原來患者再次小中風。考慮患者的血糖以及須積極避免心血管事件再發,我改以腸泌素針劑治療,患者的糖化血色素更為理想,半年後也重回職場。

  • 2024-01-05 12:23

    鼓勵預立醫療 門諾醫院推諮商「4人同行3人免費」

    許多人都想要人生的最後不插管、走得尊嚴,由於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AD)需到醫院自費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公立醫院團體諮商最便宜每人也要1千元。花蓮門諾醫院表示,今年響應病主法5週年,即日起至年底「4人同行3人免費」,平均一人875元,希望鼓勵更多人預立醫療決定。

  • 2024-01-04 17:29

    司馬中原病逝》生前外出散步跌倒 醫授6招防跌運動:在家也能做!

    羅碧/核稿編輯有「鬼故事大師」之稱的作家司馬中原今(4)日驚傳離世,享耆壽90歲。據司馬中原的兒子表示,父親因外出散步跌倒住院,卻突發急性肺炎而驟逝。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提供在家可以做的防跌運動,包括:踮腳尖、翹腳尖、抬腿、外展髖、伸展髖及坐站運動,降低受傷機會。

  • 2023-12-15 17:52

    助長輩「保密防跌」新北社區義診免費測骨密

    新北市新莊區海山社區發展協會結合當地家豐診所、生達製藥和國際扶輪3490地區及新莊南區扶輪社等,為年滿65歲以上長輩舉辦義診義剪和骨質密度免費檢測,海山社區協會理事長呂馮麗捐表示,長輩最怕跌倒意外,一跌倒可能就發生骨折,因為骨質密度不足,因此「保密防跌」非常重要。

  • 2023-11-23 05:30

    經顱磁刺激 腦中風復健新趨勢

    國人對於腦中風的恐懼除了致死率外,最令人擔心的就是中風引起的失能,當復健超過半年後容易進入停滯期,很可能就得面臨終身癱瘓、失能的命運,三軍總醫院復健部利用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合併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提供對於傳統復健效果不佳、進步幅度有限的病患一個新的選擇,可望讓失能狀態恢復7-8成,大幅提升患

  • 2023-11-22 18:21

    中風10年手「不舉」 肉毒桿菌 +經顱磁刺激助逆轉

    國人對於腦中風的恐懼除了致死率外,最令人擔心的就是中風引起的失能,當復健超過半年後容易進入停滯期,很可能就得面臨終身癱瘓、失能的命運,三軍總醫院復健部利用局部肉毒桿菌注射合併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提供對於傳統復健效果不佳、進步幅度有限的病患一個新的選擇,可望讓失能狀態恢復7-8成,大幅提升患

  • 2023-11-12 05:30

    訓練足部肌群 有助增加下肢肌力

    足部肌群力量的重要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長時間走站、相關運動習慣如跑步、跳躍、球類運動中需要的衝刺瞬間折返等動作,足部肌群收縮貢獻足底的穩固,有利運動過程中將下肢腿部力量傳遞至地面,進而產生推進力、增加動能使用效率和運動表現。另對銀髮族群而言,增加下肢肌力,能提升行走效率和減少跌倒風險,預防進一步

  • 2023-10-31 05:30

    「未爆」失智症 照顧者大難題

    過去在門診與家屬共同照顧的失智症病人嚴重度不一,從很輕微的短期記憶障礙,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一直到完全失能,無法自己穿衣、洗澡、便溺、用餐,甚至必須臥床的狀態都有。但是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照顧者的負擔最沉重的階段出現在初期到中期的過渡,反而是到了晚期全面失能時,照顧行為只是例行與規則,多了體力,卻少了

  • 2023-10-28 05:30

    93歲嬤發現鄰居「口歪眼斜」機警通報救一命

    73歲邱阿嬤早晨至鄰居家串門子,被鄰居93歲阿嬤發現她「口歪眼斜」,家人緊急送醫,經過光田醫院腦中風醫療團隊緊急搶救後,1週後即康復出院,多虧93歲阿嬤機警發現,並且急救及時,讓73歲的邱阿嬤免於失能危機。醫師提醒,秋冬是腦中風好發季節,不分老少一定要牢記「微笑、舉手、說你好」口訣,若無法完成任一動

  • 2023-10-21 16:31

    中風延遲1分鐘 200萬腦細胞受損 醫:把握黃金期內救治

    「一人中風全家發瘋」,腦中風失能對家庭的衝擊相當大,屏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說,腦動脈阻塞發生時,每延遲1分鐘,就有200萬腦細胞受損,中風只要黃金期內救治,術後也能爬山、游泳,恢復行動自如,提醒民眾一定要多加注意。腦中風是腦神經疾病當中造成失能與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位居國人10死因第5名,

  • 2023-10-18 15:38

    原民「揹工」35歲就膝退化 醫建議減輕負重 強化大腿肌力

    退化性膝關節炎讓患者日常飽受影響,而求診對象大都以年長者居多,但台東發現較為奇特現象,幫登山客背重物的原住民青年「揹工」族群,僅35歲就發現早發性的退化性關節炎。台東馬偕骨科醫師陽揚潤表示,肥胖者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機會,比正常人高2至3倍,而山青這職業也類似肥胖一樣,膝關節長期承受太大壓力導致提早

  • 2023-10-08 14:06

    迎超高齡社會 骨科醫師創社區診所 陳建宏:預防醫學延緩失能

    在高雄榮總醫院台南分院行醫7年的骨科醫師陳建宏,決定離開高榮台南分院,選擇在台南市區創立個人骨科診所,擴大服務基層平民。他說選擇這時間點創業,是因為過去在醫院幫肌少、骨鬆併發症患者手術雖順利,但患者要面對長期失能、臥床結果,希望民眾在還未肌少或骨鬆時,預防醫學能先積極介入,提早增肌減脂、預防延緩失能

  • 2023-09-28 14:52

    南投集集首家日照中心揭牌啟用 新媳婦協會助8鄉鎮老人照護

    南投縣集集鎮首家日照中心「社團法人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簡稱新媳婦協會)附設南投縣私立隘寮社區長照機構」,今在隘寮社區活動中心就日照中心舉行剪綵揭牌儀式,並強調,該協會隘寮長照機構是全縣第1家以社區活動中心為服務場域的日照中心,一次可服務30位案主,服務項目包括身體照顧、健康促進訓練、營養餐飲、心理

  • 2023-09-22 09:39

    52歲男中風後半癱 經顱磁刺激治療後能自行拄拐杖行走

    52歲陳先生患有三高,今年過年熬夜值班時突然暈倒,送急診後診斷為右腦中風,造成他左側肢體無力、無法行走,但為了家庭他仍積極復健,希望自己至少能自理簡單的生活需求,在醫師建議下,他除了常規復健外,同時搭配「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完成兩個療程後,從原先只能坐輪椅移動,已經可以柱枴杖自行走路。

  • 2023-09-19 14:49

    衰老訊號 國健署:這「2力」異常率最高

    老化是人生必經過程,但及早介入預防可延緩身體功能衰退,避免失能發生,國民健康署推出「長者量六力」服務,評估「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等6項指標,最新統計發現,在19.2萬名長者當中,「視力、聽力」異常率較高,國健署提醒,可透過輔具或環境改善視力及聽力,並定期健檢,延緩老化才能提升

  • 2023-09-12 11:47

    20萬長照居民明年受惠! 健保署:住機構不用到醫院看診

    台灣人老化問題非常嚴重,失能者醫療、就醫問題待解;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表示,遠距醫療適用對象將擴充,不僅限於偏鄉、還會擴大到長照機構等單位,預計明年第1季先試辦,國內長照機構約20萬床的居民有望受惠。石崇良今天參加「APEC數位醫療應用公私協力工作坊」,會中受訪時表示,明年健保居家醫療會朝兩個方向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