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23 21:04

    健康網》全球近1/4人有口乾 研究:增蛀牙、口腔感染風險

    沈莉馨/核稿編輯遇上口乾舌燥,可別放著不管。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指出,根據國外文獻,全球有23%的人有口乾困擾,會提高蛀牙、口腔感染、說話、吞嚥困難風險,其中感染口腔念珠菌增加11.5%。針對口乾問題,要以改善唾液分泌為主,常見如補充水份、使用加濕機、機械性口水等,且依照病因又有不同的最佳治療方式

  • 2024-04-22 08:30

    健康網》穀雨時節養肝、去濕又補氣 中醫推「這」食物助養生

    葉立斌/核稿編輯穀雨代表著春季的結束和夏季的來臨,在中醫角度上穀雨時節是調養身體、預防疾病的重要時機。翰醫堂中醫診所在臉書「翰醫堂中醫診所」發文表示,可以引用菊花茶、枸杞茶來養肝、多吃薏仁、茯苓、山楂荷葉茶以達到去濕效果。而天氣轉暖,身體容易出汗,可選擇紅棗、山藥、黃芪枸杞茶來補氣血。

  • 2024-03-24 17:39

    健康網》口臭常見4大原因! 牙醫教對症下藥

    葉立斌/核稿編輯口臭頻傳令人尷尬,還容易影響自信心、人際關係。牙醫師歐凱捷指出,口臭常見因素包含:口腔衛生不佳、牙周病、口乾舌燥、消化系統問題。若想解決口臭問題,以口腔、消化道方面下手,應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若是口乾舌燥引起的口臭,則建議大量喝水、咀嚼口香糖等。

  • 2024-03-18 22:06

    健康網》手腳冰冷是陽虛? 中醫曝一關鍵:「這時」別溫補

    劉力仁/核稿編輯許多人認為手腳冰冷時,需透過溫補改善身體,但其實四肢冰冷不一定要這樣補,因不一定屬於陽虛體質!中醫師邵禹豪表示,不同於陽虛,陽鬱者也會出現四肢冰冷,但同時自覺體內有股熱氣難以散出,因此若使用溫補進補,會讓身體越燥熱,動輒口乾舌燥,或者便秘、失眠。

  • 2024-01-26 14:57

    健康網》對抗大腸癌 中醫「三部曲」治療神助攻

    沈莉馨/核稿編輯大腸癌不僅能透過西醫治療,其實和中醫整合調理、合併治療還能緩解術後的不適。中醫師余雅雯表示,中醫處理方式分為事前預防、整合調理及帶病延年「三部曲」。其藉由事前調理臟腑來預防、降低大腸癌發生率。治療初期,緩解西醫手術和化療的副作用,提升病人生活品質;末期,延長病人存活期。另,化療副作用

  • 2023-11-17 21:49

    健康網》Gino自曝隱眼無法久戴! 全身乾燥竟是「這疾病」作怪

    「要打去練舞室打!」這句經典台詞來自早期台劇《紫禁之巔》,藝人Gino更因這句台詞在當時一炮而紅,然而他曾透漏,自己在一次健檢中,發現自己原來患有修格蘭氏症,即乾燥症;醫師指出,其典型症狀有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皮膚乾,這讓從小近視、熱愛跳舞須戴隱形眼鏡的Gino,因為眼睛乾燥,始終無法久戴隱眼。

  • 2023-10-31 14:09

    秋天到 全身癢到抓破皮!原來是「秋燥」

    時序進入秋末,不少民眾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癢的情況,甚至有人因皮膚發癢而在睡夢中抓到破皮,出現一條條的抓痕,中醫師說,這是可能是「秋燥」症狀。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表示,身體缺水乾燥的情況出現在秋天,中醫稱為「秋燥」,「乾燥傷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口乾舌燥、皮膚乾癢、便祕、乾咳、甚至流

  • 2023-10-28 07:32

    健康網》口乾舌燥皮膚癢 醫推秋天養生5食材

    隨著秋風到來和氣候轉乾,可能會出現皮膚乾癢、口乾舌燥、口角發炎、便秘等問題,五股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表示,除了多喝水外,也可以選擇水分多、好吸收的食物做調養,像是水梨、白木耳、蜂蜜、芝麻、南瓜都是秋天養生好食材。傅裕翔在臉書專頁「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養生 長照 介護食 慢性病」發文指出

  • 2023-10-24 11:34

    健康網》秋天又開始皮膚癢? 中醫:快吃3食物潤燥

    秋天主「燥」,正是肌膚拉警報的時機!醫誠堂中醫診所院長黃胤誠表示,想改善秋燥造成的皮膚等疾病,建議以「潤燥養陰」為主,減緩身體的乾燥,補身體缺的水份,可多選擇「潤燥」食品,來制衡秋燥的影響,如白木耳、水梨、羅漢果等養生食材。什麼是秋燥?黃胤誠在臉書粉專「黃胤誠醫師」發文解釋,在節氣立秋後,正是潮濕夏

  • 2023-10-09 16:49

    健康網》天冷就要泡溫泉? 中醫:這些人應減少浸泡時間

    天氣越來越冷,又到了泡溫泉的季節!中醫師王大元表示,泡溫泉雖然好處多,但它容易引起出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會導致耗氣傷陰,一般人尚可承受瞬間的水分流失,但如果是陰虛體質,如口乾舌燥、大便乾燥、手足心熱、渴喜冷飲或面部烘熱,就應該減少浸泡時間,微微出汗即止。

  • 2023-09-21 20:43

    健康網》別讓「秋燥」找上您! 中醫:這些白色食物滋養肺部

    秋天到了,天氣逐漸轉涼,也變得更加乾燥,對此,合佗中醫診所中醫師表示,這個季節容易感覺口、鼻、皮膚乾燥,甚至有些人還會出現口乾舌燥、小便少、大便乾結、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狀,就是所謂的「秋燥」症,因此平時應注意飲食,多吃白色食物,像是洋蔥、水梨、竹筍、白花椰菜、菇類、白蘿蔔等,來滋養肺部,預防秋燥傷

  • 2023-09-12 20:18

    健康網》薰臍助改善氣血循環! 中醫點8功效 8種人慎用

    隨著國人養生普及,許多人都會透過中藥、拔罐及薰臍來調理體質。中醫師表示,薰臍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生殖和泌尿系統、並提振腸胃、強化心血管、增強免疫系統、加強脂肪分解,促使腹部肌肉緊實瘦小腹、壯陽滋陰、溫經散寒等功效。但要注意,體質燥熱、口乾舌燥、皮膚有傷口、皮膚過於敏感、孕婦、高血壓、糖尿病及中風患者

  • 2023-09-07 18:03

    健康網》白露食白潤肺防秋燥 平喘清肺熱按這穴道

    明天(8日)為白露,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黃千瑞表示,中醫認為,白露時節以燥為主氣,燥易傷肺、耗人津液,可以吃「白色食物」,如百合蓮子銀耳湯、冰糖燉梨,並可按壓位於拇指根部與手腕連線中點的魚際穴,能平喘清肺熱。黃千瑞指出,曆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凝而為露,故名白露」,道出自此節氣開始,天氣逐

  • 2023-08-20 16:08

    健康網》唾液變少別輕忽! 牙醫教「這樣做」有助改善口乾

    口乾、唾液減少,不僅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還會造成口腔健康亮紅燈。對此,悅庭牙醫診所院長曹皓崴表示,如果近期感覺到唾液減少,可能是情緒壓力較大或緊張所致,建議咀嚼含木糖醇的無糖口香糖,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多補充酸味水果及攝取充足的水分,都有助於改善口乾現象。

  • 2023-08-17 19:05

    健康網》口乾舌燥、慢性疲勞好困擾 中醫:「這味」中藥材來幫忙

    立秋過後,燥氣漸增,時常感到口乾舌燥、慢性疲勞,杏恩中醫診所醫師張家誠表示,臨床上常用麥門冬來治療慢性乾咳、口乾舌燥、慢性疲勞的病症,尤其是睡眠不足及工作須頻繁說話者,更是需要麥門冬來養陰。張家誠在臉書專頁「張家誠中醫師—感受有品質的中醫」發文說明,麥門冬在《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稱「久服輕身、不

  • 2023-08-16 10:43

    健康網》「糖尿病前期」分2型 中醫辨證治療止惡化!

    「糖尿病前期」若以中醫臟腑概念來說,分作兩大類,中醫師邵禹豪表示,此處非指西醫的肝臟、脾臟。涉及肝者為「肝型」,可能出現焦慮、疲勞、唇乾發熱;另一則是脾胃型,恐有大便軟散、消化不良、明顯口乾等症狀,若在前期輔以中醫治療,有助逆轉惡化。邵禹豪在臉書粉專「中醫師邵禹豪.阿豪醫師」發文分享,糖尿病有9大症

  • 2023-08-11 16:10

    健康網》你活力充沛? 中醫:出現「這些」症狀是正氣不足

    老是疲累又容易感冒,小心恐是正氣不足。對此,龜山文學風澤中醫診所王昱琳表示,當正氣不足,造成無法抵擋外來的邪氣和病菌,就會出現如疲倦、精神不振、稍微動一下就喘、太怕冷或怕熱、胃口差、消化不良、心煩、睡不好、口乾舌燥、口渴、皮膚粗糙乾燥、容易掉髮、髮質差等症狀,甚至反覆生病、發炎。

  • 2023-07-13 21:03

    健康網》炎夏喝水後仍覺得口乾 小心乾燥症等5種疾病

    炎炎夏日因流汗過多,會出現口渴症狀,但如果喝水後,還是感到口乾舌燥,甚至還有眼乾等不適症狀時,小心可能是乾燥症,而自律神經失調、甲狀腺亢進、糖尿病及腎臟病也會因唾液腺分泌不足而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天氣太熱、火氣大,大量流汗會造成身體缺水,要適時補充水分、電解

  • 2023-06-19 11:20

    健康網》講太多話會口乾舌燥! 學者授4招改善:長期出現快就醫

    造成口乾舌燥的原因非常多,其中,可能是講太多話而導致。對此,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老師洪泰雄指出,若想要緩解此狀況,可透過注意呼吸、補充水分、使用口腔噴霧,及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飲料來改善。但他仍提到,若常出現口乾舌燥,可能會有潛在的健康問題,應盡快就醫檢查。

  • 2023-06-03 12:28

    健康網》時常為眼口乾澀所苦? 醫列6點自我檢測乾燥症

    長期為乾眼與口乾所苦,小心罹患乾燥症。醫師表示,乾燥症是因免疫系統攻擊唾液腺和淚腺,所以常有口乾舌燥、吞嚥困難、眼睛有異物感等症狀,想知道是否有乾燥症,除了臨床病徵、必要檢查,也可透過6項自我檢測,了解自己是否可能有乾燥症。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修格蘭氏症(乾燥症)是一種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