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16 21:02

    花蓮強震》易受驚嚇、做惡夢 小心震後創傷症候群

    羅碧/核稿編輯4月3日花蓮近海發生的芮氏規模7.2強震,造成17人罹難,逾千人受傷,及多棟房屋倒塌、傾斜等,以及之後陸續發生的餘震,讓不少人在震後變得更敏感,易受驚嚇,甚至做惡夢,醫師提醒,地震帶來的創傷,可能引發焦慮和憂鬱等症狀,若未及時有效處理,恐怕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 2024-04-10 11:31

    花蓮強震》震後更難熬 醫談災後6種心理後遺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0403花蓮強震後,不論是否實際受到傷害,都累積大小不一的心理壓力。受災嚴重的地區不時傳出有人受傷,以及近期大小餘震,讓人出現「幻震」,不知現在是真的地震還是錯覺。從網路平台或媒體披露的災難影片,也讓民眾驚心。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在粉專「周伯翰醫師的大腦身心保健園地」分享地震

  • 2024-04-09 15:29

    震驚!花蓮地震引爆心靈危機 中醫曝急救PTSD

    0403花蓮規模7.2級強震後,接連百起餘震不斷,震到讓不少人開始懷疑人生,究竟是自己暈,還是餘震又來了?有人因此出現「幻」震現象心慌慌。中醫師指出,這種震後產生的精神壓迫,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可以透過中藥搭配針灸,以鎮靜安神、安定自律神經。

  • 2024-04-04 17:09

    花蓮強震》震後心驚驚? 醫曝3穴位舒緩焦慮

    葉立斌/核稿編輯地震許多人尖叫連連、心跳加快,無法好好入睡、容易驚醒、驚慌失措呢?中醫師王大元表示,地震過後容易出現心悸、頭暈,甚至有快窒息的狀況,建議民眾按壓3穴位安定心神,包括:內關穴、神門穴及印堂穴。王大元在臉書專頁「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發文指出,地震過後如果常出現心悸手抖、頭暈目眩或呼吸困難

  • 2024-04-04 15:32

    「假性地震」症候群上身 專家提供5招助解套

    台灣位處地震帶上,強震後餘震不斷,常常讓人緊張好幾天,甚至有些人在沒地震時也會感覺到搖晃,尤其921大地震帶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可能喚起心靈創傷記憶,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今(4日)提供5招來幫助自己及身邊的親友自我安頓。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指出,曾經因地震帶來創傷的民眾

  • 2024-04-03 17:49

    花蓮強震》安撫小孩別說「沒事」 心理師列4重點遠離PTSD

    葉立斌/核稿編輯花蓮近海今(3)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全臺灣都有感,首次經歷這麼大的地震,小孩很可能因此受到驚嚇。諮商心理師陳家維(瑪那熊)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搖晃、東西掉落、摔破聲響,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的

  • 2024-04-03 15:42

    花蓮強震》震後出現創傷壓力症候群 醫建議三策略應對

    花蓮今天發生強震,全台有感,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部長林健禾提醒,天災後恐出現焦慮、恐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建議三個策略,在危機事件後能更好地恢復和保持心理健康。林健禾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出現極度焦慮、恐慌甚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情緒反應,不僅是心理層面的問題,也與生物學變化密切相關(例

  • 2024-01-26 19:27

    打電玩可治療憂鬱症? 醫:適量「遊戲訓練」可對抗精神疾病

    打電動也能治療憂鬱症?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分享了一名日本網友,因憂鬱症而停止工作長達一年,他的精神科醫師竟建議他投入電玩「超級瑪利歐」的世界,沒想到病患在努力通關的過程中,不僅緩解了憂鬱症狀,還重拾了對生活的熱情和方向,瑪利歐不只救公主,也能把人拉出憂鬱症的泥濘中。

  • 2023-12-27 21:09

    健康網》新北國中生遭刺 精神科醫提醒目擊者也需關照

    新北市發生某國中九年級學生被持刀刺傷的意外,搶救近2天後仍在26日深夜宣告不治。醫師提醒,如觀察到學生有混亂困惑、甚至遠離社交生活等與過去相異的狀況,應即時提出關心與協助。新北市在近日傳出有一位國中九年級學生在校內,被別班同學持彈簧刀刺頸,傷勢嚴重,使用葉克膜且大量輸血後,仍宣告過世。該校校長表示,

  • 2023-11-22 15:37

    克服空中醫療暴力陰影 航空救護員重返崗位後送病患

    澎湖縣駐地醫療直昇機凌天航空,日前發生全國首宗空中醫療暴力事件,執勤負傷的救護員克服心中障礙,重返工作崗位,今(21)日隨機執行後送任務,將腸胃道出血86歲老婦人,送往高雄長庚醫院搶命,順利完成救人為天職的使命。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後送中心表示,今日中午用餐時間接獲衛福部空審中心下令,三總澎湖分院一名年

  • 2023-10-06 19:10

    健康網》心理受到嚴重創傷就是PTSD 心理師:4狀況該尋求協助

    創傷後症候群(PTSD)不一定是要經歷過戰爭、性侵、生死才會有機率得到,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指出,事件的創傷嚴重程度,取決於個人,並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當出現過度回想、逃避和麻木、過度興奮和激動、負面情緒和情感,一定要尋求醫療協助,透過心理治療、藥物協助,大部分創傷後症候群患者都能紓緩症

  • 2023-03-01 13:05

    健康網》走進「她和她的她」的內心 從懸疑華劇認識解離症

    近期熱播的華語懸疑劇「她和她的她」講述女主角因過去的創傷,而有解離症的發生。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rders)是一種精神科診斷類別,在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可分為解離性失憶症(dissociative amnesia)、自我感喪失症/現實感喪失症(deper

  • 2023-01-31 20:37

    健康網》PTSD如身體暫時當機 專家:需特別方式重開機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遇到重⼤的創傷事件後,容易出現的一種⼼理疾病,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說明,這是身體暫時無法負荷的機制,如同電腦或手機同時接受大量資訊會當機,如果發生,需要以特別的方式「重開機」,像是尋求心理

  • 2022-12-31 13:03

    小心「我的同學是狼人」 心理師:屢見女學生遭性侵罹創傷後壓力症

    近期戲劇《她和她的她》女主角遭狼師侵害的劇情,讓大眾聯想到幾年前的暢銷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故事及作者林奕含自殺身亡的悲劇,這些事件喚起社會大眾正視教育界「狼師」的存在,不過,凱旋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鍾素英提醒,近2年門診案例屢見國高中女學生遭受同校或同班男同學性侵,進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與憂鬱症,呼

  • 2022-11-04 18:38

    健康網》晨光改善壓力症候群 美研究:助睡眠、消退恐懼記憶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可能會出現難以入睡或是維持睡眠等症狀。美國有研究針對PTSD患者進行晨光治療,發現藍波晨光能改善PTSD症狀,提高他們的睡眠品質,增加身心健康。該研究發表於科學期刊《行為神經科學尖端》(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 2022-10-26 21:38

    健康網》記憶具可塑性 美研究:刺激正面回憶 減少負面影響

    美國研究發現,記憶可被改寫,據《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該研究先創造老鼠負面情境、記憶,再透過激發老鼠的正面記憶,成功改變負面經驗;當一個人陷入不好回憶時,透過對正面記憶進行生動回憶,例如第一次學會騎車等正面經歷,來覆蓋、減少負面記憶的影響,亦可降低不好回憶時的情緒強度。

  • 2022-10-17 20:31

    健康網》什麼是PTSD? 醫:有「這4種」症狀就需注意

    你是否也經歷過一場,時過已久卻難以走出來的傷痛?對此,諮商心理師游逸惠表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指的是遭逢重大創傷的事件後,如死亡、重傷或性暴力,而出現的嚴重身心失調疾患,常見症狀有4種,若發現自身有這些情況,需儘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 2022-07-28 17:27

    健康網》沒有確診過卻有類似長新冠症狀! 研究:恐為武肺PTSD

    「沒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感染,也會有類似長新冠症候群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雖然答案是「會出現」,但機率比確診過的患者還低!黃軒說,像是病人的家人(無論確診與否),也是會有很多精神方面的變化,這些都是要一起去關注的,而不是只有「長新冠」,在病毒大流行期間,都有可能

  • 2022-04-13 12:30

    健康網》居隔者看過來! 醫推「心情溫度計」守護健康

    防疫症策調整,讓輕症採居隔,使得居隔者增加,除了注意症狀變化、病毒變化或是身體變化外,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心情變化也需重視,因國外研究發現,居隔時期的壓力、焦慮易造成心理疾病。建議可以使用台灣研發的「心情溫度計」,來測試每天的心情變化,守護心理健康。

  • 2022-01-05 14:37

    迷幻蘑菇能治心病? 英國研究:對憂鬱症及PTSD具有療效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近日發表的研究指出,迷幻蘑菇(Magic Mushroom)中,含有一種名為賽洛西賓(Psilocybin)的化合物,對難治型憂鬱症(TRD)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具有療效,目前正在分析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