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後,去年因五月爆發大規模本土疫情,去年因武肺致死人數達896人,含國人國外死亡57人,佔國人去年度死因第19名。衛福部今天公布去年度國人十大死因,去年因武肺死因排名第19名,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2歲。年齡主要分布在65歲以上,占7成7;若扣除
衛福部台東醫院醫檢師張昱維經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錄取,即將在7月2日出發前往英國牛津大學,與來自全球的醫療人才共同參與為期兩週的「精準醫療」種子人才訓練;這個計畫是衛福部首次與牛津大學合作、國衛院承辦,第1階段的國內訓練有300人受訓,第2關研究計畫投送英國之後僅存25位台灣菁英,張是唯一入選的醫檢師。
國外出現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後多重系統發炎症(MIS-A)症狀,醫師提醒,如果確診後康復2週到12週期間,出現不明原因發燒38度且持續24小時以上,伴隨有皮膚紅疹、眼睛紅腫結膜炎、心臟不適症狀、腸胃道症狀,甚至出現幻覺、中風等神經學症狀,一定要儘速就醫,此時就要高度懷疑是
2歲許小弟確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確診後第3天突然高燒至41度,出現嘔吐與痙攣,許爸爸緊急將他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抵達時心跳每分鐘達200下、意識模糊且呈現嗜睡無力狀態,抽血檢查發現前降鈣素(PCT)發炎指數高達17(正常值
40多歲的陳女士在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後的幾週,開始出現咳嗽、喘、腸胃不適的症狀,在服用過幾週中藥後,症狀明顯改善,直呼原來中藥也可以治療新冠後遺症。咳嗽、腸胃不適 明顯改善新冠病毒的後遺症可分成亞急性和慢性。亞急性指的是發病後的4-12週,慢性期則是3個月後,仍有症狀。
隨著疫情升溫,網路謠傳「只要喝下酒精濃度高的威士忌、高粱等烈酒,就能幫體內消毒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但其實酒精對抗病毒「只可外用、不能內服」,光靠喝酒不可能殺死病毒,甚至還會使食道受傷,甚至使免疫力降低,提醒勤洗手、戴好口罩、噴酒精消毒,才是居家最佳預防之道。
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逐漸脫離高原期,染疫後的「長新冠」問題引發關注,1個多月來收治近100名「長新冠」兒童的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指出,「長新冠」兒童有6成出現疲累、久咳、喘等症狀,若持續咳嗽喘、胸悶心悸、頭痛、腹痛、皮疹等5症狀,應即早就醫。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第1例猴痘確診個案,為台南1名25歲自德國留學返台的男子,引發外界矚目。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主持擴大防疫會議時表示,由於猴痘傳染途徑與COVID-19不同,請指揮中心對外適度宣導相關衛教資訊,請國人不用恐慌。此外,蘇貞昌表示,有關食藥署日前同意核准Novavax疫苗專案輸入
嘉義市今天新增589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確診個案,為提升全體免疫力,今天起一連兩天在港坪體育館開設大型快打站,為65歲以上長者施打第4劑莫德納疫苗,首日預約人數近4千人,也有人到現場報名接種。今天上午,市長黃敏惠到場關心施打情形,她強調,市府持續優化接種流程,讓現場服務更到
除了口服抗病毒藥物,中藥「清冠一號」也能作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確診者的藥物之一,但傳出「13至64歲新冠肺炎確診者清冠一號7月起改自費」,被衛福部否認,稱報導與事實有落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澄清,這沒有定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週確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今天終於出席並主持疫情記者會,他笑說,自己染疫期間沒有抽菸,也認為戒菸成功,呼籲菸癮君子們在疫情期間戒菸,對身體也好。陳時中有50年菸齡,他今天出席疫情記者會,被媒體問到居家照護期間的身體狀況,是否因為抽菸感覺呼吸
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考量北部地區疫情漸緩,專責病床空床率偏高,即日起彈性調整台北區及北區專責病床開設比例。今年6月24日起,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連江縣、金門縣)及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急性一般病床
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隨著民眾的疫苗接種率提升,衡酌民眾陪探病需求及醫院防疫安全,全國開放醫院探病。另外,原本北北基桃花高的住宿式長照機構原本暫停探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宣布,即起放寬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的訪
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為持續鼓勵長者接種,各地方政府提供65歲以上(含55歲至64歲原住民)尚未完成接種武肺疫苗民眾500元以下衛教品,及每人2劑快篩試劑措施延長至今年7月31日止。
不只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威脅,猴痘疫情也從歐洲擴散到亞洲,疾病管制署昨公告「猴痘」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若有病例需在24小時內通報。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發文,指出猴痘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這2天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會議是關
台中烏日1名百歲人瑞陳呂奶奶,6月中因全身無力,連續腹瀉約5、6次,家人緊急送至急診求治,醫師安排PCR篩檢及抽血檢查,赫然發現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陽性確診,屬於非典型症狀,立刻收治專責病房,因及早治療無明顯咳嗽,也無肺炎感染,經細心照顧1週內活動力提升,腹瀉無力狀況也改善,
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Adult,簡稱MIS-A)是一種感染新冠病毒2-12週後發生的罕見嚴重的新冠肺炎(COVID-19)相關併發症。MIS-A最主要的是可導致全身不同器官發炎反應,其中包括心臟、肺臟、腎臟、大腦、皮膚、眼睛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延燒至今近3年,面對不斷變異的病毒,台灣接下來的疫情走向會如何?國內醫院龍頭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接受本報專訪時直言,共存是已經確定的結果,回顧疫情發展,第一回合是由選擇「清零」的國家獲勝,而第二回合在疫苗覆蓋率初步達標、藥物及篩檢量能充足的情況下,就是與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邁入第3年,終於開始走向與病毒共存,回顧疫情期間急診壅塞、醫護人力吃緊,在在反映多年來台灣醫療困境。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過去台灣非常驕傲的健保制度對醫護人員其實並不友善,平常靠大家咬牙撐過去,但疫情期間感受就會特別深,台大醫院
新竹市今天新增945名確診個案,今年累積6萬320例,目前累積居家照護者7562人、居家隔離者1812人。配合指揮中心規定,即日起放寬旅行業團體旅遊防疫措施,旅客若未打滿3劑疫苗,可用48小時內之快篩陰性證明代替;但旅行社工作人員仍維持需完成3劑疫苗接種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