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25 19:39

    健康網》正視高血糖年輕化! 醫教控糖3招:飯後做1事最好

    葉立斌/核稿編輯高血糖已年輕化,因此如何控制血糖是國人需正視的健康議題。初日診所院長宋晏仁在臉書粉專「宋晏仁醫師 ‧ FLC 減重私房筆記」發影片指出,想遠離高血糖,日常就要掌握控糖3招「控制醣類攝取、確保高品質睡眠及增加運動量」。其中真正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反而是在飯後進行15分鐘的散步或快走,更

  • 2024-03-21 17:44

    王世雄胰臟癌逝》「癌王」早期難發現! 保胰臟健康靠3招

    相關新聞請見曾赴中換肝不敵胰臟癌 63歲前立委王世雄病逝高雄長庚葉立斌/核稿編輯前立委王世雄今(21)日傳出因胰臟癌過世,享壽63歲。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胰臟癌早期無明顯徵兆,在確診時通常已是晚期,因此有「癌王」之稱,若想維護胰臟健康,可多攝取全穀類、蔬果和低脂蛋白;避免高糖高油;改掉

  • 2024-03-19 20:21

    健康網》糖尿病竟有1.5型! 婦降血糖治療失效檢查才發現

    葉立斌/核稿編輯45歲的阿珠(化名)去(2023)年年底診斷出糖尿病,一開始有三多(多吃、多喝、多尿)現象,且出現體重減輕,因此接受降血糖藥物治療。不過,近期發現藥物治療逐漸失效,甚至因為酮酸血症而住院,經檢查後才發現是患有第1.5型糖尿病!

  • 2024-03-18 22:11

    健康網》胃部術後進食頭暈又噁心 醫:「傾食症候群」害的

    劉力仁/核稿編輯一名剛從國外旅遊回來的男性到診所諮詢,主訴在海外旅行期間,吃完東西常覺得頭暈又噁心,但回到台灣飲食就又恢復正常。醫師一查病歷發現,患者以前曾動過胃部手術,一問之下得知,患者在國外主要都吃甜食為主,判定應該是輕微的傾食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所導致。

  • 2024-03-16 21:45

    健康網》睡不夠減肥恐卡關! 中醫:睡得好甩肉成功機率增3成

    沈莉馨/核稿編輯良好的睡眠品質,有助於減重的事半功倍!中醫師邱伯恩指出,根據研究,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使成功減肥的可能性增加33%,推論是因為不充足的睡眠會改變身體代謝和內分泌功能、增加飢餓感和食慾等。他也建議,減重患者應規律回診,不宜拖延太長時間,才能達到理想的減重目標。

  • 2024-03-16 08:31

    健康網》只吃一片蘋果血糖飆到285! 醫曝減少胰島素阻抗秘訣

    沈莉馨/核稿編輯糖尿病患者常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一七美生活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在臉書粉專「糖尿病心法.洪建德博士」分享個案,一名高血糖的婦人轉來就診,她飯後血糖值151,光吃了一片蘋果,結果就高到285,這表示其胰島素分泌已經非常的力竭了,以及胰島素阻抗非常的高,所以吃了一點點熱量的食物,結果就

  • 2024-03-15 05:30

    糖友手腳冒白斑 胰島素分泌不足警訊

    李伯伯72歲時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起初以口服抗糖尿病藥物治療,1年後開始注射胰島素;78歲那年因外出旅遊2天未注射胰島素,發生糖尿病酮酸中毒而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他的兩側手指、腳趾及頭皮出現明顯白斑,經過深入探查診斷出屬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同時合併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和維他命B12缺乏的惡性貧血!

  • 2024-03-15 05:30

    5大生活壞習慣 洗腎提早上門

    糖尿病與洗腎有高度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損壞腎臟功能,嚴重時恐需洗腎,根據統計,台灣洗腎的患者有47%與糖尿病有關,醫師分享5項容易使血糖升高的壞習慣,提醒注意生活保健,一不小心就可能引起糖尿病或腎病變。恩主公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友蓮指出,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因而損壞腎功能,初期可能

  • 2024-03-14 14:09

    吃錯早餐會變醜!研究:精緻碳水會降低臉部吸引力

    一頓美味的早餐可能比你想像中更重要!一項來自法國的研究發現,選擇全穀類吐司和無糖茶,而非超加工的糕點和果汁,有助於讓你在早上看起來更迷人。英國《衛報》報導,這項研究由蒙彼利埃大學(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的科學家進行,招募了共 104 名 20 至 30 歲的男女,並隨機

  • 2024-03-05 05:30

    染疫後暴瘦10公斤 竟罹新生糖尿病

    台中一位41歲男性工程師,1年半前感染武漢肺炎,確診後飲食增加,但體重卻在2個月驟降10公斤,到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抽血檢查,赫然發現他的飯前血糖值飆到425mg/dL,是正常值4到6倍,家醫科醫師蔡崇煌指出,因個案沒有家族史,且之前健檢血糖均正常,懷疑是新冠病毒攻擊胰臟細胞,削弱生產胰島素能力,罹

  • 2024-03-04 17:35

    健康網》久坐恐早死! 醫:每天走「這步數」更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上班一忙,久坐不起身;下班休息又窩在沙發上滑手機,一天下來根本沒走幾步路!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指出,久坐對身體不好,更有許多研究顯示,久坐恐讓死亡率上升、體重過重、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失智等風險,因此建議每天至少走4000至5000步以上;以及坐1小時站起來走一下,減少久坐

  • 2024-03-04 10:56

    年輕工程師確診後暴瘦10公斤 新冠病毒攻擊胰臟爆「新生糖尿病」

    台中一位41歲男性工程師,1年半前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確診後兩個月體重竟遽降10公斤,但病患飲食變多吃多喝卻仍爆瘦,到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檢抽血檢查,赫然發現他的飯前血糖值飆到425 mg/dL,是正常值的4-6倍,醫院家醫科醫師蔡崇煌指出,因個案沒有家族史,且之前健檢血

  • 2024-03-03 17:57

    健康網》4旬男體重150一查糖尿病 藥物、飲食調整8個月狂鏟22公斤

    葉立斌/核稿編輯何先生40多歲,體重高達150公斤、BMI約49左右,因長期高血壓未服藥控制,多個月嘗試減重卻苦無成效,於是就醫求治。抽血評估發現,糖化血色素數值為6.5%,符合糖尿病定義。醫師遂開立口服腸道泌素瑞倍適(Rybelsus),搭配飲食調整來減重,同時開立降血壓藥物治療高血壓,經過8個月

  • 2024-02-27 10:23

    健康網》智慧手錶「測血糖」? FDA示警:恐致用藥失誤

    羅碧/核稿編輯近年來,智慧手錶等穿戴式設備,因方便性與創新功能,受到廣泛關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有發出警告,目前市面上聲稱能夠測量血糖的智慧手錶等產品,未經過FDA的授權或核准,其準確性和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胰島素注射量、口服降血糖藥的失誤:他也提醒,

  • 2024-02-26 19:09

    健康網》飯「最後吃」穩血糖! 研究曝1飲食順序效果最佳

    羅碧/核稿編輯控制血糖除了調整飲食內容之外,吃的「順序」也很重要!中醫師褚衍強發文引述研究資料表示,經實驗多種不同飲食順序,發現營養素的進食先後,真的可能影響飯後的血糖、胰島素和腸泌素反應;尤其是依序吃菜、肉、飯的降血糖效果最好。褚衍強在臉書專頁「中醫安心講堂 褚衍強中醫師」發文彙整一篇刊登於《臨床

  • 2024-02-19 05:30

    調整4類血糖藥 有效穩糖不增重

    根據《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治療藥物的使用,可能伴隨著體重增加,其中包含降血糖藥物。40多歲的劉先生,罹患糖尿病已經3年多,他的體重10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為38,屬於重度肥胖。這次因體重破百,轉介至減重門診求助。追蹤過去劉先生的糖尿病治療與體重變化的情形,治療胰島素治療劑量從原先不到1

  • 2024-02-16 17:37

    健康網》餐前半小時先喝蛋白飲 營養師授剷小腹4技巧

    沈莉馨/核稿編輯春節連假期間生活太放肆,飲食不忌口、大吃大喝讓凸小腹現形?金鶯診所營養師邱文亭於臉書粉專「金鶯診所-食在好減重」發文分享4招小技巧,讓脂肪「去去走」。包含:零食和正餐一起吃、多吃並多運動、盡量低油,多吃海鮮、並且餐前半小時先喝蛋白質飲料,如豆漿或蛋白粉,可以有效延緩血糖上升速度,蛋白

  • 2024-02-06 07:30

    健康網》下午茶超愛「肉桂捲」 營養師:這樣吃少負擔、不怕胖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喜歡吃肉桂捲嗎?營養師吳欣陵在臉書粉專「吳欣陵 營養師」發文分享,研究指出,肉桂可以增強胰島素活性,但「肉桂捲」不行,一塊肉桂捲就含2.84份油脂類,小心吃太多飆長脂肪;若喜歡吃肉桂,可以改成粉末撒在咖啡上,或減少熱量攝取,增加運動及蔬菜攝取。

  • 2024-02-05 17:20

    列車長月台昏厥》低血糖發生時有那些徵兆 如何救援?

    相關新聞請見:台鐵列車長冬山車站月台昏厥!北上區間車延誤列車長月台昏厥》低血糖免驚!營養師:急救時避免吃這類食物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在台鐵服務的陳姓列車長疑似因低血糖,在月台上昏厥倒地,所幸休息過後,恢復意識。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新陳代謝科解析,若低血糖發生時,意識清楚,可使用部分飲食緩解;若意識不清

  • 2024-02-03 12:46

    健康網》最簡單的降血糖秘訣! 研究:3餐飯後各走15分鐘

    沈莉馨/核稿編輯飯後散步是古老的養生之法,但現代醫學證實,這秘方確實能夠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指出,研究發現:三餐飯後各走路15分鐘,比起在其他時間連續走路45分鐘,更能顯著降低整體平均血糖。許哲綸在臉書專頁「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發文分享,研究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