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07 14:44

    健康網》南亞林口廠大火恐釀空汙 衛福部建議減暴露

    相關新聞請見南亞塑膠林口二廠大火 桃市龜山、桃園區空品警戒葉立斌/核稿編輯新北市泰山區南亞塑膠林口二廠在今(7)日凌晨發生火警,桃園市環保局表示,可能於上午擴散影響桃園市龜山區及桃園區,環保局立即啟動應變機制,派遣稽查人員至林口龜山交界處多點持續監控,也同步於社群網站發布空品可能異常訊息,提醒下風處

  • 2024-03-13 17:04

    健康網》門窗關好! 春天讓人「喘」不過氣 醫教防範之道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天到來,溫差大讓不少人的氣喘都發作!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臉書粉專「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春天是氣喘好發季,不少氣喘患者都覺得春天時發作狀況變嚴重。對此分享4招防範方法:注意花粉和過敏原、留意氣溫變化、避免接觸室外空氣污染物、規律使

  • 2024-02-21 09:22

    健康網》過敏人惡夢! 醫揭春天4常見呼吸道疾病

    葉立斌/核稿編輯對多數人來說春天是美好的季節,但對過敏人來說,可能是惡夢;對此,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臉書「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表示,花粉症、支氣管炎、氣喘、肺炎,都是春天常見呼吸道疾病。建議避免長時間待在潮濕環境中、保持室內通風,外出也要戴口罩。

  • 2023-11-24 11:27

    健康網》耳垢多好癢 醫授4招防栓塞:別將棉花棒直插耳內

    每個人都會有耳垢,過多時恐致聽力不良或不適,最常見的是出現搔癢感,該如何防耳垢栓塞?對此,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表示,透過適度清潔耳道、避免過度清潔及定期耳朵檢查等4招來預防,他提醒,若耳垢真的多到受不了,請別自行用掏耳棒或棉花棒等,自己掏耳朵,也別直接插入耳朵內部,以免損傷耳朵。

  • 2023-10-29 22:03

    健康網》失智症可以預防! 醫:注意12項風險因子

    國際級導演侯孝賢驚傳罹患失智症,新北板橋原力復健診所主治醫師王竣平表示,失智症不僅將失去工作能力,嚴重還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走失長者可能成為社會問題。他點出12種「可改變」的危險因子,包含教育程度低、高血壓、聽力障礙、吸菸與空氣污染、缺乏身體活動與肥胖、憂鬱、糖尿病、社交接觸少、過量飲酒、腦部外

  • 2023-10-27 17:52

    健康網》Omega-3有助保養肺! 研究:DHA保護關聯性最強

    經歷疫情肆虐加上空氣污染,呼吸道疾病困擾國人。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分享,美國有研究指出,當人體中有越高濃度的Omega-3脂肪酸,與減緩肺功能老化有關,有助於強化肺功能。其中,DHA被發現對肺功能有最大的正向相關,常見於鮭魚、鮪魚或沙丁魚等多脂魚類,平時可適當攝取,作為營養的補充品。

  • 2023-10-27 05:30

    空污眼睛癢 當心過敏性結膜炎

    秋冬季節受東北季風影響,嘉義地區污染物擴散條件不佳,空氣污染嚴重,有民眾出現眼睛癢、腫症狀,常是過敏性結膜炎導致,醫師分享保健「撇步」,可時常換洗枕頭、被套、設置空氣清淨機等,外出戴口罩、附面罩安全帽,以及善用人工淚液,排出過敏原。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眼科醫師郭淑貞說,近月來,門診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增加

  • 2023-09-24 20:55

    健康網》孕期調整飲食防孩子過敏 醫:沒證據顯示有效

    許多孕婦會食用部分營養品、調整飲食,防止小孩過敏性體質,對此,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引述《GINA 2023最新指引-初級預防氣喘》提到,目前沒有任何醫學證據顯示飲食調整有效,但有研究指出,患有氣喘的婦女在懷孕及備孕時,保持足夠維生素D,或許能減少孩童早年喘鳴風險,不過更重要的是,應避免接觸香菸,並

  • 2023-09-05 15:55

    PM2.5導致死亡率攀升 民團籲響應「國際健康空氣日」

    聯合國第4年推動「國際健康空氣日」,本月7日將以「為健康空氣站在一起」為主題,促成全球行動響應。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今(5)日於立法院舉行記者會,提及2019年台灣因PM2.5導致的死亡人數高達1萬1600人,甚至每年新生兒異常死亡有7%是因PM2.5污染造成,這是一個嚴重的健康警訊。

  • 2023-08-24 18:11

    健康網》鼻呼吸學問大 醫:慣用嘴呼吸小心「變臉」、增感染風險

    有注意過平時自己是用鼻子呼吸還是嘴巴呼吸嗎?台灣鼻科醫學會表示,是否正確呼吸常被忽略,習慣經口呼吸會衍生出牙齒歪斜臉型改變、增加呼吸道感染風險、減低呼吸效率,甚至睡眠品質、情緒都會受影響。日前百特醫療、百達醫療與台灣鼻科醫學會共同舉辦「鼻之呼吸 義診園遊日」衛教活動,邀請多位醫師現場義診及分享鼻呼吸

  • 2023-08-17 05:30

    晨起鼻水流不停 過敏性鼻炎作怪

    一名9歲男童因為每天早起都會打噴嚏,鼻子常像水龍頭一樣流鼻水流不停,有時也會鼻塞、打呼,時常會咳嗽清喉嚨,由媽媽帶到兒科就診,醫師檢查發現是過敏性鼻炎,在藥物治療下與衛教指導日常生活保養後,小朋友過敏症狀改善許多。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兒科及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郭秉洋表示,過敏性鼻炎在台灣是很常見的疾病,從

  • 2023-07-21 05:30

    不只青春期 青春痘好發期長達30年

    台灣夏季高溫潮濕,人體油脂腺分泌旺盛,不少人出現青春痘困擾,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觀察,青春痘好發年齡長達30年,從10歲到40多歲都有,飲食西化、空氣污染及壓力大等都是致痘原因。醫師指出,青春痘治療武器多,從外用藥膏、口服藥物、局部治療到光電治療,依不同程度及膚質可給予個人化的療程,而不留痘疤的關

  • 2023-05-21 18:23

    健康網》空污如何引起肺癌? 研究:「發炎」促腫瘤生成!

    空氣污染和肺癌有關連早就知道,但是從污染空氣中的微粒進入到肺後,到產生癌病變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對此,前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心臓加護病房主任謝安民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到肺癌之間,「發炎」扮演了中介的角色,促成腫瘤生成。謝安民在臉書「謝醫師開講」發文指出,英國估計10%的肺癌是空氣污染導致的

  • 2023-04-10 20:48

    健康網》空氣污染不只影響呼吸道 研究:恐與失智症有關

    提到空氣污染通常會直觀想到呼吸道疾病,但據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的統合分析認為,高達40%的失智症病例與潛在可改變的風險因素有關,例如空氣污染(PM2.5),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

  • 2023-02-02 21:04

    健康網》空污傷身又傷心 研究:恐增憂鬱症、焦慮症風險

    空氣污染除了會傷身外,還更容易讓傷心!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 JAMA Psychiatry)的研究顯示,長時間處在空污環境恐怕會增加罹患憂鬱症及焦慮症風險,而改善空氣品質,可能會減輕社會對於憂鬱症及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負擔。據《CNN》報導,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

  • 2022-11-16 14:28

    健康網》汽車內也有空污! 國健署授3狀態改善方法

    在室外空氣污染的環境下待久,會造成身體損傷,但在開車時緊閉車窗就可沒有空污問題了嗎?國健署表示,車內的空氣污染可分成室外空氣污染、車子本身以及乘客所產生以上3種來源,建議在汽車啟動前開窗將冷氣採車外循環,行駛中且遇到塞車則不要開窗並將冷氣採車內循環,若有在車內抽菸或乘客人數較多則要開窗以及冷氣採車外

  • 2022-10-16 22:26

    健康網》空污影響超大 美研究:使中年女性肥胖

    空氣污染除了影響呼吸道之外,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空氣污染影響40-50多歲女性的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體脂肪比例,使她們更容易有肥胖困擾,研究發表於《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據《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研究調查資料來自美國全國婦女健康研究

  • 2022-07-19 19:16

    健康網》消滅室內污染物 環保署授3招

    根據研究顯示,人類高達80%的時間都待在室內,但即便在室內,空氣中還是有污染物喔!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臉書分享,讓室內空氣清新3招:開窗使空氣交換、消滅室內細菌、種植綠色植物。環保署說明,室內污染物的3種來源有人呼吸吐納的二氧化碳;潮濕場所易形成真菌細菌、洗潔劑的TVOC分子;及其他來源如常見的灰塵、

  • 2022-07-08 15:35

    健康網》空污與消化道癌症也有關? 醫推論:「吞入」有毒物質造成

    遇到空氣污染,許多民眾直覺性會聯想到與肺癌有關。醫師表示,研究證實空氣污染(PM2.5)其實也和消化道癌症有關,尤其會增加肝癌以及大腸癌的風險。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臉書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發文表示,若要在肝癌、膽囊癌、胰臟癌、胃癌以及大腸癌當中選一個跟空氣懸浮微粒相關的消化道

  • 2022-06-28 22:58

    健康網》空氣污染不只傷肺! 研究:恐傷腦及神經系統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研究表示肺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是受空氣污染會影響,據外媒《medical xpress》報導,科學家發現,當人吸入受污染的空氣後,血液從肺輸送到大腦,且一旦這些有毒物質成功抵達大腦,停留時間會比在其他以代謝為主的器官還久,可能會導致大腦疾病及神經系統受損,該研究發表於《P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