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03 07:30

    健康網》天熱吃冰當心血循環變差! 中醫揭最佳「食」機

    葉立斌/核稿編輯最近天氣變熱,很多人會吃冰消暑。中醫師王大元表示,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主收引,寒邪會使氣血運行阻滯不通,當寒邪侵襲人體,易使皮膚腠理收縮緊繃,導致末端血管收縮,造成手腳冰冷或血液循環變差。若真的想吃冰,建議在陽氣旺盛的午後,飯後30分鐘到1小時內食用,避免造成胃食道逆流。

  • 2024-03-20 18:31

    健康網》「假冷底」進補錯誤 年輕女嘴破又便秘

    羅碧/核稿編輯一位20多歲女子因容易手腳冰冷,於是用麻油進補身體,沒想到症狀沒改善,反而還出現嘴破、長痘痘,連失眠及便秘等問題浮出,急忙就醫尋求助,中醫師余雅雯表示,病患本身屬於氣鬱體質,其中因氣滯進而影響全身氣血循環,導致陽氣被「塞住」,因此出現軀幹不怕冷,但手腳卻很容易冰冷,請她立即停止進補,針

  • 2024-03-18 22:06

    健康網》手腳冰冷是陽虛? 中醫曝一關鍵:「這時」別溫補

    劉力仁/核稿編輯許多人認為手腳冰冷時,需透過溫補改善身體,但其實四肢冰冷不一定要這樣補,因不一定屬於陽虛體質!中醫師邵禹豪表示,不同於陽虛,陽鬱者也會出現四肢冰冷,但同時自覺體內有股熱氣難以散出,因此若使用溫補進補,會讓身體越燥熱,動輒口乾舌燥,或者便秘、失眠。

  • 2024-03-01 20:35

    健康網》泡藥浴易皮膚炎? 中醫揭2原則:別泡超過「這時間」

    羅碧/核稿編輯許多人會在天冷時泡澡保暖,那泡藥浴會傷身或皮膚發炎嗎?中醫師王大元表示,藥浴其實與三伏貼一樣,也含有部分輕微刺激的處方,因此浸泡過久可能會造成皮膚瘙癢紅腫、皮疹水泡,嚴重甚至潰爛感染,建議浸泡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更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草藥,讓身體暖起來!

  • 2024-02-28 12:55

    健康網》手腳冰冷小心心血管疾病! 營養師:「7食材」助改善

    沈莉馨/核稿編輯你知道手腳易冰冷,可能是身體傳來的警訊!營養師張珮蓁在臉書粉專「Patty營養師 陪你一起吃」發文表示,造成手腳冰冷6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長期抽菸、甲狀腺低下、雷諾氏症、貧血;想改善手腳冰冷,可以試試將薑、當歸、人參、辣椒、蒜頭、胡椒、肉桂等食材加入料理。

  • 2024-02-07 05:30

    手腳冰冷 中醫調理、食療可改善

    80歲坐輪椅的李伯伯進診間問醫師:「我的腳好冰冷,有時還會麻麻的…」他的40歲女兒緊接著說:「晚上我的手腳也都是冰的…」醫師指出,傳統醫學科診間常有患者述說同樣的困擾。然而,手腳冰冷的原因,老年人與青年人略有不同。老年人主要血液循環不良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楊文杰指出,老年人以血液循環不良、

  • 2024-02-06 13:21

    老是手腳冷冰冰!醫:老年人與青年人的原因略有不同

    80歲坐輪椅的李伯伯進診間問醫師:「這個腳好冰冷,有時還會麻麻的。」40歲女兒緊接著說:「晚上我的手腳也都是冰的。」 傳統醫學科診間常有患者述說同樣的困擾;然而,手腳冰冷的原因,老年人與青年人略有不同。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楊文杰指出,老年人以血液循環不良、末梢神經病變為主要原因,常與動脈硬

  • 2024-01-30 16:30

    健康網》3旬女常手腳冰冷竟是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曝這2穴位緩解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30多歲女子,常手腳冰冷,不分季節,且身體有熱感,卻手腳冰冷,患者也很常在冬天自己進補,卻沒有改善手冰冷狀況,經醫師問診後,發現他因平時工作忙碌、壓力太大,引起自律神經失調。中醫師余雅雯在臉書「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發文,分享個案,以中醫角度來看,屬肝鬱,需疏肝理氣,而非熱補

  • 2024-01-27 10:38

    健康網》四肢冷如「肢」仔冰! 中醫推4茶飲暖身又紓壓

    沈莉馨/核稿編輯冷颼颼的天氣,除做好保暖,還可喝什麼來暖身又護心?辛中醫診所院長辛重毅表示,想改善手腳冰冷,日常可泡生薑紅茶,有助去油膩、助消化;玫瑰普洱茶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紓壓、改善胸悶;桂圓紅棗茶能養脾胃;當歸補血茶則能活血潤肺。除了暖身茶飲外,日常也可打太極,減緩慢性病進程,還可活化幹細胞促

  • 2024-01-27 06:30

    健康網》冬季暖心薑茶! 農糧署:煮前多做1動作更濃郁

    葉立斌/核稿編輯寒流來襲,喝一杯熱熱的薑茶保暖是不錯選擇,但要如何煮出濃郁又辛辣的薑茶?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再開火煮薑茶前,可先把老薑放入塑膠袋中,用菜刀拍扁、擠出汁液,再放入鍋中乾炒,這樣煮出來的味道就會更強烈。另挑選薑時,應選用栽培10個月以上的老薑,纖維比較粗,熬煮

  • 2024-01-11 10:41

    健康網》寒流來襲手腳冷吱吱 營養師拋6招:補鐵、避生冷

    沈莉馨/核稿編輯冬天為何容易手腳冷吱吱?營養師劉雅惠在臉書專頁「營養師Emma」發文指出,血液無法循環到身體末端,造成循環不佳,所以即便在室內、棉被裡,也會覺得很冷。多補充鐵、吃天然辛香料、吃的粗糙、避免生冷食物,規律運動、保暖做足,都能改善許多。

  • 2024-01-06 10:40

    健康網》低溫四肢冰冷別輕忽 醫:小心損害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氣溫偏低,不少人難免抱怨手腳冰冷,特別是年長者,更將厚重的手套與毛襪穿上了。醫師提醒,若是忽略四肢的冰冷,將會對健康造成打擊。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粉絲團《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當周圍溫度驟降時,我們的身體會優先讓核心溫暖,並且手腳等外周區域收縮血管。這種血

  • 2024-01-03 10:54

    健康網》冬季4體質最需進補! 中醫:過量易嘴破、長痔瘡

    羅碧/核稿編輯氣溫寒冷,不少人會吃羊肉爐、薑母鴨進補暖身。中醫師余雅雯表示,現代人營養過剩,過去的進補方式易補過頭,導致嘴破、冒痘、長痔瘡等困擾。因此提醒,進補時要先看體質,以免適得其反,但像是蓮子、芡實、淮山、銀耳等屬於平補類食物,性質溫和,可作日常食用。另,陽氣虛弱、年老體弱、四肢冰冷女性、患有

  • 2023-12-31 13:40

    健康網》冬天「護脾養生」3穴位! 中醫:每日數分鐘「通氣血」

    冬天別忘了護脾養生!對此,翰醫堂中醫診所在臉書發文分享3個身體穴道,透過每天按摩持續數分鐘,力道由輕漸重,包含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的「湧泉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的「太溪穴」;膝蓋下方四個橫手指處、再往脛骨旁抓一個橫手指的「足三里穴」,就可幫助在寒冷的天氣「通氣血」養身體,不怕寒氣侵襲。

  • 2023-12-23 05:30

    解救手腳冰冷 藥師揭補湯、足浴秘方

    寒流報到氣溫直落,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舉辦冬季進補暨足浴暖身記者會,教民眾燉煮「黃金蟲羊肉湯」及泡腳秘訣,透過外用內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解救手腳冰冷問題。中藥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王儀絜說,冬季手腳冰冷的原因通常是心臟功能或血液循環發生問題所致,中藥調養重在補氣、補血,讓全身血液循環順暢。建議民

  • 2023-12-22 12:43

    寒流來襲解救手腳冰冷! 藥師分享補湯、泡腳秘方

    寒流報到氣溫直直落,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22日)舉辦冬季進補暨足浴暖身記者會,教民眾燉煮「黃金蟲草羊肉湯」及泡腳秘訣,透過外用內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解救手腳冰冷問題。中藥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王儀絜說,冬季手腳冰冷的原因通常是心臟功能或血液循環發生問題所致,中藥調養重在補氣、補血,讓全身血液循

  • 2023-12-16 06:32

    健康網》手腳凍未條! 何首烏雞湯 補氣活血溫通經脈

    沈莉馨/核稿編輯冬季許多人常常感到手腳冰冷,不僅難過不適,還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表徵;潮州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王顥霈分享3招冬季養生,她建議,飲食上可選何首烏雞湯、溫補茶飲,能補氣活血、溫通經脈,另外,按摩足三里穴、八風穴、八邪穴或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身體的熱量產生,使手腳保持溫暖。

  • 2023-12-14 06:30

    健康網》手腳冷吱吱! 醫推4「發熱食物」吃出溫暖體質

    手腳冰冷主因是血液無法流通到末端肢體,四肢血液循環不良。五股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在臉書專頁「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養生 長照 介護食 慢性病」發文指出,改善血液循環,必須提升身體基礎代謝率,可多吃4種幫助身體保暖的發熱食物,包含老薑、辣椒、黑胡椒、富含鐵的食物;並搭配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

  • 2023-12-10 20:36

    健康網》手腳冰冷別輕忽 醫揭4原因:小心心血管疾病

    沈莉馨/核稿編輯冬季天氣冷,手腳冰冷是正常的嗎?對此,五股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在臉書專頁「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養生 長照 介護食 慢性病」發文指出,實際上,手腳冰冷可能與心臟血管循環密切相關,不應忽視其中潛在的疾病危險,他也整理,手腳冰冷4個最常見原因,如基礎代謝率低、貧血、心血管疾病

  • 2023-12-01 08:25

    健康網》冬天四肢易冰冷? 中醫推2食物:羊肉熱量低又暖身

    每到冬季,女性總容易手腳冰冷;對此,泰昌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思穎建議,若有四肢冰冷問題,應調整飲食、適度運動及做好保暖措施,其中在飲食上可吃老薑、乾薑、羊肉等食物,以改善手腳冰冷、提高體溫。關於女性冬季容易手腳冰冷的情況,陳思穎在臉書專頁「泰昌堂」與IG發文分享,手腳冰冷可能與血液循環不佳或體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