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16 21:02

    花蓮強震》易受驚嚇、做惡夢 小心震後創傷症候群

    羅碧/核稿編輯4月3日花蓮近海發生的芮氏規模7.2強震,造成17人罹難,逾千人受傷,及多棟房屋倒塌、傾斜等,以及之後陸續發生的餘震,讓不少人在震後變得更敏感,易受驚嚇,甚至做惡夢,醫師提醒,地震帶來的創傷,可能引發焦慮和憂鬱等症狀,若未及時有效處理,恐怕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 2024-04-13 05:30

    面對情緒失控親友 9個技巧陪伴安撫

    常聽到很多人煩惱不知道如何面對親密伴侶或是家人的情緒。當我們最親近的家人或朋友在面前表現出難過、哭泣、憤怒、害怕等負面情緒時,我們可能只會慌張地叫對方「不要哭」、「別難過了」或是乾脆轉身逃走,雖然心裡想幫助對方但卻不知所措,面對別人的情緒是一個重要的人際互動能力。

  • 2024-04-11 20:15

    健康網》心理師揭外遇常見技倆 小心成「被選擇」的第三者

    羅碧/核稿編輯常有第三者說:「都是對方來都是對方來追我的,我被告知已分手,才會往前一步相處」,然而心理師林萃芬指出,這是外遇者常見的話術和技倆,而在她15年來的諮商經驗顯示,很少有第三者最終與外遇者共組家庭、開啟新生活,因此她希望讓正處於第三者狀態的女性知道,要走出外遇這段關係,關鍵在於認識自己的力

  • 2024-04-11 05:30

    接收虐童資訊共情 當心替代性創傷

    小彤(化名)是1名協助家暴受害者的社工,常常要傾聽案主講述被家暴的經歷。具有助人熱忱及高度同理心的小彤認為,陪伴案主是自己的使命,所以她總是非常認真感受案主的情緒,有時候甚至會跟著案主一起哭。前陣子新聞報導虐童案件,引起了小彤的關注,她每天都在關心案情的最新進展,對加害者充滿了憤怒,也對於自己無法幫

  • 2024-04-08 18:07

    健康網》感到「幻震」當心PTSD上身 中醫推1類飲食緩解焦慮

    葉立斌/核稿編輯歷經4月3日花蓮大地震仍餘震頻繁,不少民眾心有餘悸,還沒調適好心理,卻轉眼就要面對收假開工。中醫師王大元指出,地震後若出現「幻震」感,要小心震後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出現對任何聲響、晃動敏感、失眠等現象。他指出,這類情志問題,可以補充富含「色胺酸」食物,像是牛奶、雞蛋、腰

  • 2024-04-07 17:32

    花蓮強震》震後恐懼又焦慮 10方式讓自己「喘口氣」

    葉立斌/核稿編輯4月3日花蓮大地震致使人心惶惶。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指出,面對災難後常見驚慌、憤怒、罪惡感等情緒反應,甚至影響到生理、認知、及行為。對此分享10招心理重建技巧,包含:與信任的人交談、從事正面活動、保持正常生活作息、適當休息及健康飲食、使用放鬆技巧、參與支持團體、寫日記、持續書寫對災難

  • 2024-04-07 17:22

    健康網》伸張正義或網路霸凌? 研究:義憤填膺帶來快感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因為有藝人被爆出是偷拍論壇會員,藝人、網紅紛紛在網路上發表言論,網友在相關新聞留言區開始筆戰,有人覺得是伸張正義,也有人認為在網路霸凌,甚至出現一些過激言論,脫離原本事件核心,諮商心理師蘇琮祺分享,研究發現,大腦對所謂的「壞人」或「違反規則」的人有一種強烈的厭惡感,在制裁這些人的

  • 2024-04-04 17:09

    花蓮強震》震後心驚驚? 醫曝3穴位舒緩焦慮

    葉立斌/核稿編輯地震許多人尖叫連連、心跳加快,無法好好入睡、容易驚醒、驚慌失措呢?中醫師王大元表示,地震過後容易出現心悸、頭暈,甚至有快窒息的狀況,建議民眾按壓3穴位安定心神,包括:內關穴、神門穴及印堂穴。王大元在臉書專頁「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發文指出,地震過後如果常出現心悸手抖、頭暈目眩或呼吸困難

  • 2024-04-04 05:30

    震後創傷壓力症候群 醫囑3策略應對

    昨天早上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為1999年921地震後規模最大,全台有感,並造成人員傷亡,及全國多棟建築物倒塌或傾斜。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部長林健禾提醒,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很多人在地震後可能會出現極度焦慮、恐慌甚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建議採取3策略應對,以恢復及保持心理健康。

  • 2024-04-03 15:42

    花蓮強震》震後出現創傷壓力症候群 醫建議三策略應對

    花蓮今天發生強震,全台有感,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部長林健禾提醒,天災後恐出現焦慮、恐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建議三個策略,在危機事件後能更好地恢復和保持心理健康。林健禾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出現極度焦慮、恐慌甚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情緒反應,不僅是心理層面的問題,也與生物學變化密切相關(例

  • 2024-03-30 10:17

    心情溫度計! 面對壓力 1分鐘自我檢測情緒負荷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憂鬱、躁鬱、焦慮情況時有可聞,當壓力過大,影響身心健康時該怎麼辦?南投縣衛生局表示,民眾若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有情緒困擾時,可以透過BSRS簡式健康量表(心情溫度計),量測情緒負荷狀況,若分數在10至14分,顯示有中度情緒困擾時,即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避免心理健康惡化。

  • 2024-03-30 05:30

    早發性失智症可預防? 荷蘭研究:降低風險有解方

    失智症是一種漸進性的大腦退化疾病,由於目前尚無法根治,故僅能透過藥物、職能、物理等治療,減緩病情惡化速度。許多人以為失智症是銀髮族的專利,其實少數會發生在年紀較輕的中壯年族群,若於65歲之前確診稱為早發性失智症或年輕型失智症。早發性失智症帶來的影響往往會比老年失智還要大,原因在於這類患者的人生正值社

  • 2024-03-25 13:11

    南投醫院「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3次免費諮商 記得先預約

    南投縣15歲到30歲年輕一輩的民眾,也可運用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衛福部南投醫院在中央指示,即日起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每人有3次免費心理諮商的機會,且因是政府專案補助,也不用擔憂被標籤化的問題。南投醫院指出,憂鬱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人類健康殺手之一,且近年來更有年輕化趨勢

  • 2024-03-25 05:30

    美研究》負面性格青少年 常用社群媒體易憂鬱

    去年3月,美國猶他州通過全美首個限制兒童、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法案,法案規定包括未成年人須獲得監護人同意後,才能使用社群媒體(也就是需要驗證年齡);家長有查看18歲以下兒少帳號內容的權限;晚上10:30到早上6:30禁止未成年人登入使用帳號,但家長可視情況調整等。

  • 2024-03-24 22:21

    健康網》生活壓力好焦慮! 11招改善小技巧大公開

    林惠琴/核稿編輯隨著科技進步,步調變快,上至考試、工作,下至訊息未讀訊息都可能造成情緒焦慮,而焦慮症狀往往會替生活帶來極大困難,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在臉書分享,可以採取一些日常小技巧來改善焦慮的問題。降低焦慮症狀小技巧●接受你的焦慮:接受焦慮可以讓你感到有能力,並且可以作為參與治療的第一步。

  • 2024-03-23 22:19

    健康網》發洩情緒可以降低憤怒? 研究:不比深呼吸有效

    劉力仁/核稿編輯生氣時砸東西真的能發洩情緒、讓心情變好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發現,雖然這樣做可以讓人感覺良好,卻不能從根本減少憤怒,反而運用解壓技巧,如深呼吸、正念思考、冥想、默數到10等方法,已經被證明能有效減少憤怒與攻擊性,研究發表在《臨床心理學評論》(the journal Clinica

  • 2024-03-23 05:30

    大谷翔平口譯涉賭 醫揭賭博成癮7病徵 35歲以下居多

    曾擔任美國道奇隊日本球星大谷翔平貼身翻譯的水原一平被爆竊取大谷450萬美元資產,他也自曝患有賭博成癮症。台灣首創賭博成癮門診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統計,前來門診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35歲以下年輕男性,且往往都是欠下超過7位數(百萬元)的賭債,才開始覺得自己生病。

  • 2024-03-22 16:51

    健康網》未讀紅點看了好焦慮! 心理師教你破解「蔡加尼克效應」

    葉立斌/核稿編輯每次看到未讀訊息紅色小點就覺得很焦慮?事情沒做完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表示,遇到未完成的任務時,感到焦慮和不安,在心理學中稱為「蔡加尼克效應」,面對該現象,可先嘗試將未完成任務分解成更小的子任務,逐步完成,來減輕壓力;或是嘗試用待辦事項清單或時間管理工具,幫助

  • 2024-03-22 05:30

    衛福部調查 全台患者約35萬人》失智常見5行為 憂鬱居首

    台灣明年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推估失智症人口也將攀升。衛生福利部昨公布最新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國內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推估目前失智症人口約有35萬人。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因應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福部委託國家衛生

  • 2024-03-21 21:07

    健康網》學會接納而非容忍! 「3策略」與不喜歡的事共處

    羅碧/核稿編輯每每遇到討厭的事,您會想直接逃避,還是強迫自己,但做完後也沒有開心的感覺?好日子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賴怡臻提及,面對不喜歡、想要逃避的經驗時,或許可以試著運用3策略,包括:思考什麼是自己重視的;開放接納、不抵抗自己的感覺;做與自己重視信念相符的有效行動,學會接納該事物,而非用容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