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19 05:30

    失智變錐體外症候群 用藥見招拆招

    記性變差是失智症的常見症狀,不過真正會讓照顧者棘手的,是精神症狀的處理,例如妄想、幻覺、遊走、易怒。黃先生今年78歲,自從3年前初次診斷失智症,就不斷出現妄想與暴躁的情緒,我們也很早就注意到這個照顧問題,所以不得不加上抗精神病藥物「喹硫平」(quetiapine,成分名)。

  • 2024-03-09 19:28

    盼解密失智 「台灣腦庫」首場研討會登場

    國內首座「台灣腦庫」於去年11月成立後,今(9日)舉辦首場研討會,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謝松蒼指出,目前台灣腦庫已有十幾位捐贈者,研討會特別邀請國際專家經驗分享,推進台灣腦庫發展,未來將持續收集罕病、神經退化疾病以及正常人的腦神經組織,提供腦科學研究團隊探究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機轉與藥物研發

  • 2024-03-03 05:30

    藥物難以控制 巴金森氏症可考慮DBS手術

    65歲蔡先生(化名)手腳顫抖、僵硬、動作遲緩、步態不穩,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已有10年,他接受神經內科醫師的門診追蹤、藥物治療,近來覺得藥效越來越不穩定,生活自理能力變差,於是神經內科轉給神經外科評估進一步的治療;經各項評估後決定進行深部腦刺激晶片(脈衝產生器)植入術來改善病人的病情。

  • 2024-01-26 05:30

    巴金森氏症手腳顫抖 神波刀即刻救援

    67歲的馬女士從2019年起因罹患巴金森氏症而到醫院定期追蹤,雖然藥物治療有改善,但手腳顫抖、面部表情僵硬導致說話變慢,寫字和如廁都很困難;去年5月經「神波刀」治療後,手腳震顫情況大幅改善,目前狀況也都良好。台北榮總神經外科醫師李政家表示,國內約有40萬人罹患原發性顫抖症,比巴金森氏症還要常見,原發

  • 2024-01-25 15:25

    6旬女罹患巴金森氏症手腳顫抖、如廁困難 神波刀治療後大幅改善

    67歲的馬女士從2019年起因罹患巴金森氏症而到醫院定期追蹤,雖然藥物治療有改善,但手腳顫抖、面部表情僵硬導致說話變慢,寫字和如廁都很困難;去年5月經神波刀治療後,手腳震顫情況大幅改善,目前狀況也都良好。台北榮總神經外科李政家醫師表示,國內約有40萬人罹患原發性顫抖症,比巴金森氏症還要常見,原發性顫

  • 2024-01-25 05:30

    腦深部電極刺激術 精準治療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病是僅次於失智症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是因為腦部黑質區域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而造成顫抖、僵硬、步態異常等動作障礙。三軍總醫院昨天(24日)發表臨床手術案例,腦深部電極刺激術(DBS)是治療巴金森氏症最有效的手術方式之一,並引進最新一代無框立體定位系統,大幅提高精準度與患者舒適度。

  • 2024-01-23 05:30

    失智症混合多重病因 並非單一阿茲海默症

    簡奶奶已經84歲,與兒子媳婦同住,兩年前就開始經常跌倒,這次來看門診的原因是她一直說家裡有小朋友,有時候還會突然緊張大喊:「那個小朋友跌倒了,在地上哭。」我從頭到腳很快地檢查一遍,注意到她的左膝有些紅腫熱痛,因此想說大概是跌倒後疼痛引發譫妄症,開了些消炎止痛貼布。簡奶奶特別喜歡貼布,覺得很有效,所以

  • 2023-12-27 05:30

    雞尾酒療法+視、聽覺提示 巴金森氏症「跨出」「步態凍僵 」

    77歲的黃伯伯年輕時,從事大理石加工,這5年來為巴金森氏症所苦,但是他不放棄,每天仍然規律運動,且勤讀報紙,認真蒐集醫藥相關的訊息。每次回診,他都會「出考題」,熱切地想要知道最新的治療。這次他問我:「吃了左多巴的藥之後,手比較不會抖了,可是腳還是會黏在地板上,踏不出去,一踏出去身體就會向前傾,越走越

  • 2023-12-07 05:30

    高品質有氧運動 助緩解巴金森氏症

    吳先生罹患巴金森症後,因單側肢體僵硬、藥物治療不佳,轉診成大醫院,參加成醫與成大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合作的研究案,開始6個月規律、高品質有氧運動,半年後腦力檢查分數恢復正常範圍,團隊又根據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的巴金森病治療建議,訂製長期治療策略,改善肢體僵硬問題,還降低藥物用量。

  • 2023-12-06 14:11

    罹巴金森肢體僵硬 高品質有氧運動改善症狀

    吳先生罹患巴金森症後,因單側肢體僵硬、藥物治療不佳,轉診成大醫院,醫師建議吳先生參加成醫與成大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合作的研究案,開始6個月規律、高品質有氧運動,半年後他的腦力檢查分數恢復正常範圍,團隊又根據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的巴金森病治療建議,訂製長期治療策略,改善肢體僵硬問題,還降低藥物用量。

  • 2023-11-21 05:30

    喝咖啡預防巴金森氏症? 係金A!

    繼上回彭大姊帶來咖啡跟我分享之後,就有同事問我,喝咖啡能夠預防巴金氏症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跟他說:「我過去在美國接受過神經流行病學的訓練,而根據各種來源的資料顯示,這個觀察是真的!」每天1-3杯 罹病風險較低最關鍵的一篇論文刊登於2000年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來自夏威夷自1960年

  • 2023-11-16 13:49

    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醫學中心 促腦中風、巴金森氏症、失智症醫療發展

    新竹臺大分院結合跨科部的神經醫學團隊,近日成立神經醫學中心,以「腦中風」、「神經退化性疾病」、「神經電生理與功能性治療」三大神經醫學面向,立志促進神經相關疾病的臨床服務、整合研究與醫學教育,以提升醫療品質及教學研究的潛力。新竹臺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21世紀是神經科學的時代,因為大腦的潛能和疾病,仍

  • 2023-11-14 05:30

    巴金森焦慮症 惱人的「非動作障礙」

    彭大姊今年才剛滿可以領半票的65歲,不過巴金森氏症已經困擾她將近5年的時間,每回來到診間,都很明顯地看出她的肢體抖動,但是她自己倒不太在意「抖」這件事,她的先生也說:「其實她在家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很抖,好像來到醫院比較容易緊張,所以看起來比較抖。」

  • 2023-11-06 05:30

    解密失智症 台灣腦庫揭牌

    台灣腦庫(台大醫學院台灣腦神經組織人體生物資料庫)昨揭牌成立,未來將蒐集民眾往生後捐出的大腦,作為研發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藥物的基石,初期可容納150個腦,行政院長陳建仁出席致詞表示,期許成為亞洲重要的腦神經學術研究機構,讓世界看見台灣;衛福部長薛瑞元也承諾每年撥款支持營運。

  • 2023-10-24 17:51

    助病友吃得順、吞得好 花蓮慈院咀嚼吞嚥健康中心啟動

    花蓮慈濟醫院幫助許多因年長、腦中風、腦傷或頭頸癌等導致咀嚼吞嚥困難的病人獲得改善,今天特別選在敬老重陽節隔日舉行「咀嚼吞嚥健康中心(Interprofessional Swallowing Center)」啟動儀式,希望透過跨領域專業團隊合作,幫助咀嚼吞嚥障礙的長者與病人。

  • 2023-10-20 05:30

    巴金森整合治療 助病友重拾生活品質

    新竹地區1名年約68歲的李姓婦人,6年前有右腳震顫狀況,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長期在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神經部看診。雖定期服藥,但李婦仍感覺有股力量侵蝕其身體,且影響到日常穿衣和洗澡。透過營養師及社工師的協助,提供用藥諮詢後,李婦不適的症狀減緩,也重拾生活品質。

  • 2023-10-19 12:05

    巴金森症患者不孤單!營養師提:攝取觀念 藥效發揮到最大

    新竹地區一名年約68歲的李姓婦人,6年前有右腳震顫狀況,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症,長期在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神經部看診。雖定期服藥,但李小姐仍感覺好像有一股力量侵蝕著她的身體,甚至影響到日常穿衣、洗澡生活。但透過營養師及社工師的協助,提供用藥諮詢後,讓李婦的症狀減緩,重拾生活品質。

  • 2023-10-12 09:20

    6旬男巴金森氏症手抖不停 神波刀治療告別顫抖人生

    60歲的邱先生6年前因手抖症狀就醫確診罹患巴金森病,接受口服藥物治療緩解症狀,最近2年多來手部顫抖嚴重與僵硬,無法拿水喝等簡單動作,也無法好好入睡,今年7月接受「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手術」(簡稱神波刀)治療,術後手部顫抖消失,能順利拿起湯匙喝湯,拿水杯也很平穩,終於告別顫抖人生。

  • 2023-10-10 05:30

    巴金森氏症顫抖或妄想 用藥劑量影響大

    76歲的周先生是退休公務員,罹患巴金森氏症已經有7-8年,當時的藥物很混亂,除了主要提供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左多巴類藥物,也還搭配新型的多巴胺促進劑,而當年最令人頭痛的症狀並不是顫抖或是僵硬,而是鬧得全家雞犬不寧的妄想症。周先生整天覺得有人從手機跟他通訊一些國家機密,而只要周太太不在,他就覺得有

  • 2023-10-05 05:30

    手抖失味覺 退休男罹巴金森氏症

    70歲的趙先生退休後,原本常與好友逛展覽、打球運動,但近2年肢體活動逐漸困難,雙手不自主顫抖,甚至遺忘米麵美食滋味,上個月手腳不聽使喚就醫,才知罹患巴金森氏症。趙先生熱愛戶外活動,今年以來突然減少出門,走路步伐趨緩,夜不成眠,也常便秘,連與朋友例行聚餐愛吃的台灣小吃,也忘記酸甜苦辣滋味,由於沒有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