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27 05:30

    腦中風後吞嚥訓練 降吸入性肺炎

    70歲陳先生半年前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送醫,雖然在病發後黃金4.5小時內,立即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病情有效控制,卻出現吞嚥困難,及右側肢體痙攣等中風後遺症,影響服藥治療、營養攝取及復健,復原不如預期,情緒愈來愈差,家人照顧壓力也愈來愈大,經吞嚥咽喉能力訓練,同時局部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減少肢體痙攣

  • 2024-03-26 20:43

    7旬男中風後吞嚥困難、肢體痙攣 「進食訓練」逆轉黑白人生

    中風是導致成人殘障失能的主因之一,台灣每年新增3萬名中風病人,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根據亞洲中風流行病學研究估計,中風後吞嚥困難(PSD)在急性中風病人中的發生率約為42%,影響生活品質,也造成照顧者沉重負擔。奇美醫院成立「食樂小組」,針對吞嚥障礙病人給予吞嚥評估、進食訓練及營養質地調整

  • 2024-03-22 09:54

    保護口腔健康 可從「益口銅身操」做起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為維護縣民口腔健康,結合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展開「全民口腔健康月系列活動」,除了宣導正確的口腔清潔維護方式、均衡飲食習慣及定期牙科口腔檢查外,也建議口腔衰弱民眾,可從「益口銅身操」做起,增強口腔的肌力及肌耐力,提升咀嚼吞嚥能力。

  • 2024-03-18 16:35

    健康網》「銀」養不良警訊 憂鬱上榜!營養師籲多陪長輩吃飯

    葉立斌/核稿編輯營養不良是銀髮族常見問題,如果長期忽視的話,不只體力變差,更有可能加速失能及死亡風險。營養師張珮蓁在臉書專頁「Patty營養師 陪你一起吃」發文彙整長輩營養不良5大警訊,其中強調,有研究發現,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飯相比單獨一個人吃較不會憂鬱,呼籲民眾有空可以多陪長輩聚餐。

  • 2024-03-15 13:11

    作詞人何厚華病逝》鼻咽癌早期難發現! 醫:愛吃2食物罹病率大增

    相關新聞請見寫過《怨蒼天變了心》眾多K歌 名作詞人何厚華驚傳過世沈莉馨/核稿編輯知名作詞人何厚華今(15日)早驚傳因鼻咽癌復發病逝,享年59歲。醫師指出,鼻咽癌早期症狀常不明顯而被忽略,如頸部腫瘤、流鼻血、單耳的耳鳴或重聽。其中頸部腫瘤最常見,但由於不痛不癢常被忽略,若腫瘤3星期以上未消腫,要懷疑是

  • 2024-02-27 17:01

    健康網》食道癌死亡率男性第5!國健署教防癌3要點

    葉立斌/核稿編輯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1年有1980人死於食道癌,是男性10大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國民健康署指出,食道是食物進入胃腸的必經之道,也因此暴露於致癌因子及病菌當中,應落實下列3項健康生活型態,避免對食道造成傷害:避免飲食過燙的食物、少吃醃漬或加工食品,多攝取蔬果、並戒除菸、酒、檳榔。

  • 2024-02-21 11:40

    解黑便、胸腹疼痛就醫 嗜酒男罹患食道癌

    65歲邱姓男子有喝酒習慣,日前因解黑便、胸部及腹部出現疼痛而到苗栗大千綜合醫院急診就醫。他經胃鏡檢查,胃下端有腫瘤,切片檢查為惡性腫瘤,再由電腦斷層及正子造影檢查,確診為食道癌第二期,經安排胸腔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切除,術後順利恢復,並持續於門診追蹤、狀況良好。

  • 2024-02-18 20:10

    健康網》老人當心致命暈眩症 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葉立斌/核稿編輯頭暈、頭痛是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老毛病。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表示,在年長者的眩暈中,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是相當常見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者更是高危險族群。他建議透過,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變、藥物配合控制,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未來中風的風險。

  • 2024-02-18 16:03

    印度童星蘇哈尼病逝》皮肌炎未早治療 恐侵全身器官

    相關新聞請見:演紅《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印度19歲蘇哈尼巴特納加驚傳過世葉立斌/核稿編輯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飾演二女兒「芭碧塔」的印度童星蘇哈尼巴特納加,2月16日因罹患罕見免疫性疾病「皮肌炎」不幸過世,得年19歲。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表示,皮肌炎最容易出現皮疹的部位在上眼皮、臉頰兩側

  • 2024-01-22 05:30

    科技男耳鳴失眠胸悶 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50歲的張先生是科學園區工程師,耳朵常出現像是蟬鳴聲的高頻聲音,曾經使用過鎮定劑、血液循環促進劑、神經機能賦活劑、抗組織胺等,但藥物有時有效有時沒效,尤其在壓力大時會特別明顯,兩耳出現明顯的耳鳴,還伴隨失眠與其他身體症狀如胸悶、心悸、心跳快、喉嚨卡卡、吞嚥困難等症狀掛急診。

  • 2024-01-01 21:39

    健康網》不只火燒心! 營養師點胃食道逆流常見8症狀

    劉力仁/核稿編輯元旦連假這3天,與親朋好友聚餐吃太兇,不小心胃食道逆流?營養師劉雅惠指出,胃食道逆流有8常見症狀:聲音沙啞、咳嗽、口臭、異物感、火燒心、反胃嘔酸水、吞嚥困難、胸悶。飲食上要注意避免如高油高糖、辛辣刺激物、避免宵夜,吃完也不要馬上躺下或穿緊身衣褲等誘發因子。

  • 2023-12-19 16:09

    健康網》脖子有腫塊別輕忽! 醫:出現3情況快就醫

    沈莉馨/核稿編輯脖子有腫塊小心可能惡化成甲狀腺癌!金田勤耘聯合診所胃腸肝膽醫師楊子緯指出,脖子有腫塊可能是罹患甲狀腺結節,而甲狀腺結節通常是沒有特別的症狀,且大部分皆為良性,只有部分結節會惡化成甲狀腺癌。因此,平時若出現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等應就醫檢查。

  • 2023-12-18 05:30

    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 執行時間延長至24小時

    中風是全球第2大死因,及失能的第3大死因。在台灣,每年約有7萬多人罹患中風,而每年逾1萬2000多人會因中風而死亡;雖急救搶回生命,但中風常常會留下很嚴重的症狀,包含肢體偏癱、行走困難、吞嚥困難、語言障礙、智能障礙,甚至昏迷或成為植物人等。

  • 2023-11-26 05:30

    吞嚥困難易嗆咳 當心吸入性肺炎

    74歲林奶奶有高血壓及中風過去病史,家屬說,奶奶吃飯常會發生嗆咳情形,這次因發燒、呼吸急促、低血氧,送至急診診療。她持續性發燒,咳嗽有黃痰、胸部X光呈現右下肺葉浸潤,理學檢查診斷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療。吞嚥困難不僅會影響進食功能,稍不謹慎,容易造成吸入現象,當發生嗆咳或吸入時,這些細菌就會隨著嗆咳物進入

  • 2023-11-11 05:30

    頭頸癌放療副作用 中醫「針」「藥」神救援

    一位48歲口腔癌病人,先後經歷了手術、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癌症雖獲得控制,但手術後,頸部疤痕與放療後組織纖維化,讓他覺得肩頸僵硬,像被人掐住脖子般難受,經西醫主治醫師轉介前來中醫針灸治療,治療後覺得肩頸轉動輕鬆許多,吞嚥及張口也較不費力,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 2023-10-28 14:05

    健康網》放療影響吞嚥 治療師授4招「預防性」運動

    患者除了需面臨放療時的不適感外,治療後也容易因副作用影響生活。思比語言治療所語言治療師提到,以喉頸部放療為例,常出現口乾型吞嚥困難、肌肉型吞嚥困難,以及遲發的肌肉纖維化。其中因副作用往往有遲發性,也就是肌肉纖維化現象會一點一滴累積,因此建議透過頸部運動、張口運動、鼓嘴運動,以及舌頭運動,維持吞嚥功能

  • 2023-10-24 17:51

    助病友吃得順、吞得好 花蓮慈院咀嚼吞嚥健康中心啟動

    花蓮慈濟醫院幫助許多因年長、腦中風、腦傷或頭頸癌等導致咀嚼吞嚥困難的病人獲得改善,今天特別選在敬老重陽節隔日舉行「咀嚼吞嚥健康中心(Interprofessional Swallowing Center)」啟動儀式,希望透過跨領域專業團隊合作,幫助咀嚼吞嚥障礙的長者與病人。

  • 2023-10-13 14:57

    健康網》肺癌小心腦轉移! 醫:有這些症狀要注意

    肺癌不僅侵犯肺部,同時還要注意可能會發生腦轉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維鈞表示,肺癌是最容易發生腦部轉移的癌症之一,其中又以小細胞型高達40至50%,初期症狀不明顯,若患者出現突然發生頭暈、嘔吐、吞嚥困難、意識錯亂、甚至抽搐、癲癇或中風症狀,代表可能有腦轉移。

  • 2023-10-10 06:31

    健康網》吞嚥困難分2類型 照護7要點防嗆咳

    吞嚥困難是一種在食物進入胃的過程中出現障礙的健康問題,主要分為口咽型吞嚥困難和食道型吞嚥困難2類型,護理師提供照護7要點,包括:進食時避免說話、注意進食姿勢、食物切小塊、進食前後保持口腔清潔、使用小湯匙等適當輔具、一次一小口,如果持續吞嚥困難可能要放置鼻胃管或胃造口。

  • 2023-10-06 05:30

    吞嚥困難 當心沉默殺手食道癌

    60歲的周先生抽菸40年,有高血壓病史,每天喜歡喝杯小酒。不久前因胃口不好,體重遽降15公斤,且吞東西困難,只能喝流質,被家人帶來腸胃科看診,胃鏡檢查發現,原來他罹患了食道癌,而造成食道狹窄!腫瘤容易擴散 難用手術治療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正子攝影發現,周先生已有肝硬化與脾臟腫大,研判癌細胞已侵犯固有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