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影音玩具沒互動 不利寶寶學說話

2016/03/07 06:00

▲最好讓寶寶從玩玩具及探索周遭環境的過程中,自然學習與人互動;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記者謝佳君攝)

文/柯俊銘

▲專家建議,家長最好直接與孩子互動,對寶寶發展更有助益;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宜慧)

許多父母只要聽說某種玩具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即使價格昂貴也在所不惜,其中包含一些宣稱能促進語言學習的電子玩具,只要接觸或按鈕便會說話、唱歌或發出聲音,因此銷路不錯。

然而日前一份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的報告指出,這類標榜具教育性的電子玩具,其實可能帶來反效果。

這項研究是美國北亞利桑納大學的溝通障礙專家安娜.索沙(Anna Sosa)博士透過刊登廣告招募到26對夫婦,並針對他們和孩子(約10至16月大)之間的互動進行觀察。

每個家庭都收到3種類型的玩具,分別是電子玩具(如嬰兒用筆電、手機與造型可愛的響音玩具等)、傳統玩具(如積木、形狀撲滿與數字配對拼圖等)和5本以農場動物、顏色或字母為主題的硬頁書,且規定每類玩具只能玩3天。

過程中,孩子會穿著內置麥克風的衣物,藉以記錄和父母一起玩玩具時,雙方曾出現哪些口語。

結果發現,當孩子玩電子玩具時,除發聲較少外,家長也幾乎只是陪伴而已。若以15分鐘為單位,家長平均才說40個單字,若改成玩傳統玩具則躍升為每分鐘56個單字。看硬頁書時,每分鐘的單字數甚至高達67個。

分析言語內容,玩傳統玩具時,家長普遍會告知孩子事物的命名,描述所屬特性。在看書時,也會指著圖片提供有關訊息;相對於玩電子玩具的情境,不僅使用的詞彙較為豐富,且往往能引發孩子回應的興趣。

研究者表示,父母等照顧者若能經常和嬰幼兒對話,此舉能促發大腦神經連結,使其語言發展比別人快;而倚賴電子玩具似乎會讓家長誤以為有給予刺激,減少親子間有意義的口語交流,明顯弊多於利。

有鑑於此,其建議與其買昂貴的電子玩具,還不如家中擺些硬頁書、積木或拼圖,並從旁教導,多和孩子同樂,相信帶給小寶貝的好處會更多。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