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面對「恐慌症」 早期治療早改善

2015/02/08 06:00

文/單家祁

25歲的E小姐在2個月前,突然心悸、胸悶、吸不到空氣,隨即暈眩、手腳冰冷無力,感覺快要暈過去,趕緊到醫院急診,檢查卻一切正常。之後又出現數次無預期的發作,都是來得快,去得快。

E小姐為此先後到心臟內科、呼吸胸腔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就診,雖然檢查都沒有問題,但持續的症狀讓E小姐整日坐立難安,擔心不知何時還會再發作,因此不敢到人多的場合、不敢搭捷運,卻也不敢一個人待在家裡。

過去半個月來,E小姐情緒變得低落,睡眠和食慾也受到影響,甚至開始出現負面想法,在家人陪同下前來精神科就診。

經評估診斷為恐慌症合併特定場所畏懼症及憂鬱症。經藥物治療後,E小姐憂鬱及恐慌等症狀,皆明顯改善,也恢復正常生活。

E小姐一開始出現的症狀是典型的恐慌發作,也就是在短時間內,突發極度焦慮及多項身體不適;但恐慌發作並不等同恐慌症,須經檢查排除可能直接導致恐慌發作的生理因素後,才可以確立恐慌症的診斷。

恐慌症是精神科門診常見的疾病,但個案往往因為第一次恐慌發作時,呈現明顯的身體症狀,如心臟胸口不適或快要昏厥過去的感覺,即使經過急診或門診專科醫師安排相關檢查沒有異常發現,個案仍難以放心,先入為主地認為一定有心血管方面的問題尚未被檢查出來。

反覆四處求診,反而因此更加憂慮,甚至拖延惡化,導致憂鬱症狀產生,進一步影響日常作息及生活品質。

藥物治療後 逾8成患者獲改善

根據過往國外文獻,恐慌症患者合併憂鬱症的機率可從10%到65%,其中2/3的個案,憂鬱症發生的時間點往往在罹患恐慌症的當時或之後。

另外,也有相當比例(約50%)的恐慌症患者,同時合併特定場所畏懼症。因擔心恐慌發作時無法及時獲救,所以不敢開車在車陣或隧道中、搭飛機、高鐵或一個人旅行,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恐慌症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於20-30幾歲的年輕成人,女性約是男性的2倍;經藥物治療後,高達80%-90%患者的症狀都能獲得明顯的改善。

因此反覆恐慌發作的個案,在經過門診和急診檢查,排除身體問題後,建議至精神科接受評估及相關治療,如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避免疾病慢性化,以期及早重拾日常生活的常軌。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