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走路喘吁吁 洗肺除病痛

2014/06/21 06:00
走路喘吁吁 洗肺除病痛

洗肺前(左)蛋白質沉澱在肺泡內,因此肺部較白;洗肺後(右)肺部乾淨許多。(照片提供/賴俊良)

文/賴俊良

走路喘吁吁 洗肺除病痛

洗肺前可見大量的蛋白質沉澱在肺泡內。(照片提供/賴俊良)

48歲的李先生在門診時,炫耀自己之前可以一次扛3包水泥後,還臉不紅、氣不喘,但最近卻不知怎麼了,連走路到廁所都會喘吁吁,且胸痛不已,連說話和走路都十分吃力,直到醫院檢查,透過X光和斷層掃描發現,雙肺已呈現瀰漫性肺部浸潤陰影。

肺功能檢查發現,氧氣擴散能力也只剩下正常人的4成,經過支氣管鏡取肺泡檢體化驗,以及病理組織切片後,確定為「肺泡蛋白沉著症」。

「肺泡蛋白沉著症」的發生率大約只有百萬分之3到4,患者常有喘不過氣的症狀,這是因為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代謝異常,肺泡分泌的蛋白質,大量累積在肺泡中,導致氧氣無法在肺部裡正常交換,患者呼吸會越來越困難,甚至連休息時,也會感到呼吸不適,就像是溺水的人一般,痛苦難當。

由於肺泡蛋白沉著症是相當罕見的疾病,不容易早期診斷,而李先生肺部大面積浸潤導致呼吸困難,如果不積極治療,連日常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因此使用「全肺灌洗術」,也就是所謂的「洗肺」來治療這個目前仍無有效藥物的疾病。

接受洗肺的李先生,在全身麻醉狀態下進行,使用一根「Y」字形的雙腔支氣管導管從患者的口腔進去,分隔左右兩肺,這個「Y」字形雙腔支氣管導管,主要是進行「氣、水」分隔,也就是單側肺由麻醉呼吸機進行氧氣通氣供應,維持人體的氣體交換;另一側肺則連接灌洗導管進行灌洗,灌洗的水則要保持在攝氏37度恆溫,直到引流液清澈為止,之後再視患者狀況,隔1-2天後再以同樣方式清洗另一肺臟。

一星期後,李先生回到胸腔內科門診,透過X光檢查,他的肺部乾淨許多,肺功能也從39%上升至60%,不但說話和走路逐漸恢復正常,之前喘和胸痛的問題也迎刃而解,目前仍持續回診追蹤。

調整呼吸、活動筋骨,出院後的李先生一天比一天更有元氣,每天早晨,他也透過氣功的練習,增加呼吸的效率,在吐納之間,調整呼吸節奏,希望可以早日恢復健康,重回工作崗位。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