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一年內 換心再換肝

2013/03/04 06:00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台灣目前有將近8000人在等待器官移植,等待腎臟就有6000多人,肝臟則是1100多人,心臟也有140人。每年腦死捐贈心臟者只有100多人,活體肝臟和腎臟也只限親屬能捐,能短時間順利移植兩個以上器官的人是少之又少。台大醫院去年完成該院第一例「心」、「肝」移植,手術間隔僅10個月。

器捐來源少 現近8千人排隊等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副教授、肝臟移植專家胡瑞恆表示,這名罹患急性心肌炎的50多歲男性,先是在台大完成心臟移植,後因他同時患有B肝,可能是抗排斥藥物引發猛爆性肝炎,換心才10個月又面臨換肝危機,所幸家人願意活體捐贈,才再次撿回一命,目前病人定期回診、狀況穩定。

胡瑞恆說,肝功能不好、有肝炎的病人若是有需要吃抗排斥藥物,就有爆發肝炎的風險,所以一定要積極治療肝病才行。

當初為這位病人做心臟移植的台大醫院換心權威王水深教授表示,通常兩個以上的器官移植,在台大案例每年也只有個位數,這位男性則是台大醫院第一次為同一病人換心又換肝的例子。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則說,台大心腎、心肺移植的病例都做過,以台大的技術,心加肝也沒有特別困難。

同一人移植心、肝 創台大首例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多個器官移植的案例在世界上已經很多,不過以現在台灣器官移植環境,一個病人若同時要等兩個器官,「真的是很苦」。在分配上,多個器官能給同一個病人,必須符合每個器官不同的分配原則,也要經過醫院評估,能不能等到「都是命」,所以這個案例真的很幸運。

副執行長劉嘉琪表示,最常見的多器官移植是「胰、腎」,因為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也差。至於「肝、腎」、「心、腎」也算常見,病人在等待期通常都要洗腎好幾年。至於「心、肝」就比較少見,能在一年內等到第二個器官的,更是少之又少。

全台首例換心又換肝的案例發生在民國89年,當時37歲、患有B肝的陳靜陵,先是因產後擴張性心肌病變,在振興醫院換心,沒想到術後也因抗排斥藥引發猛爆性肝炎而命在旦夕,還好陳靜陵非常幸運,短短3個月就等到肝臟,在林口長庚換肝成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