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單車熱 運動傷害停看聽

2008/10/05 06:00

文/余文輝

風和日麗,微風徐徐,河堤便道上,自行車來回穿梭,展現親子同樂的一幅景象。近年來,由於國民水準提昇、生活品質改善及休閒活動的類別多元化,自行車已由原本單純的交通工具轉為具競賽及休閒功能的角色。

騎著自行車暢行原野,那種優閒自在的感覺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殊不知若拿自行車做為像登山之類高難度的運動,會因為加速功能改變,容易引發次發性的運動傷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的身體就如同工具機件一樣,需完善的保養照護,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自行車運動包含了上、下肢及軀幹的協調作用,常見可能發生的運動傷害:

●肌肉拉傷及過度使用

騎乘自行車時,隨著腳部一踩一踏的動作,背、臀及下肢的肌肉交替收縮、鬆弛,並以週期性的頻率進行。若週期過久,將會因過度使用,導致肌肉耗氧量過多,造成肌肉、臀部和大、小腿肌肉痠痛,通常遍及腰、背、頸項、上臂。若因追求速度快感而瞬間加速過劇,更可能導致肌肉拉傷。

●筋膜、肌腱拉傷,導致筋膜炎或肌腱炎

騎自行車進行加速時,肌肉的瞬間爆發力達到最大,在此狀態下猛力踩踏,未確實完成預備動作,肌肉、韌帶及肌腱無法負荷,即可能造成拉傷,甚至撕裂,影響功能。

一般而言,此類損傷多半發生在下肢,含大腿、膝關節、小腿及踝跟等部分的肌肉肌腱。

●骨折

自行車屬於移動性競速工具,穩定性卻不及其他交通工具,騎乘者一不小心,或遇到突發狀況一時無法應變,極容易發生意外跌倒,輕者頭破血流,重者導致身體骨折。最易發生部位如鎖骨、手部等。

近來國際間越來越關注環保議題,單車旅遊形成一股風潮,但因騎乘者欠缺保健,及鐵馬道路品質不佳,造成運動傷害的事件頻傳。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的身體機能也需細心保養,方能靈活使用。騎乘自行車出遊,可收游目騁懷之效;但是稍不留意,將使愉快之旅萌生遺憾,因此騎乘自行車前最好能檢視個人的體能狀態,並謹慎小心,以確保行車安全。

(作者為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骨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