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雞慢啼迷思 認識遲緩兒

2008/10/01 06:00

文/王緒斌

結婚3年後,大明和小莉為家中添了一名新成員,由於是第一個孫子,爺爺、奶奶萬分疼愛。慢慢地,半年過去了,雖然寶寶個性活潑,稍微逗弄,就會咯茲咯茲地笑個不停,可是卻還不會翻身。

小莉對照健兒手冊上的發展篩檢,總覺得不太放心,雖然老人家總是說:「小孩時候到了就會了,大雞總是慢啼」。但是小莉的擔心是多餘的嗎?要如何才能幫助寶寶健康成長呢?

其實,孩童在發展上出問題並不是少見情況。所謂「發展」是指孩子隨著時間增長,神經、肌肉、骨骼的功能慢慢成熟、增進功能。孩子的各項能力若沒有跟著年齡慢慢成熟,無法達到90%同年齡小孩可完成的能力,就是所謂的「發展遲緩」,亦即對事物、概念及邏輯、記憶、理解等,較同年齡兒童落後。

臨床上,最常見的情形包括,學習障礙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發生率可高達7.5%,其餘如智能障礙的發生率也高達2.5%,腦性麻痺或自閉症是較少見的情形,盛行率約千分之2至千分之4。

◎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有發展的問題呢?在產前、周產期或產後,任何原因造成的器官或功能損傷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發展遲緩。

●產前因素:包括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畸形症候群、遺傳性疾病及子宮內胎兒的各種腦傷。

●周產期方面:包含早產、生產外傷、高黃疸、窒息、代謝問題、感染、顱內出血、新生兒痙攣等原因。

●產後的因素:可能有感染、頭部外傷、中毒等原因。

●環境因素:如虐待、忽視、感情剝奪等。

造成器官或功能損傷的可能性實在太多,並不是所有遲緩孩子都能找出病因。重要的是,早期找出需要幫助的孩子,讓他們及早接受早期療育和復健。

◎一般來說,嬰兒在4至5個月大時,學會翻身,而小莉的寶貝現在6個月大還不會翻身,這樣有沒有問題呢?早期的動作發展警訊,包括:

●3個月大前就會翻身,要小心是由於肌張力過強所造成。

●4個月大時,頭部仍不穩定。

●6個月大時,原始反射,如尋乳、非對稱頸部張力反射仍明顯存在。

●7個月大時,仍不能翻身,肌張力仍過高或過低。

●9個月大時,仍不能單獨坐穩。

●滿1歲時,仍不能扶著站。

◎語言及社會性發展的警訊,則包括:

●2個月大,還不會對人笑。

●6個月大時,還不會牙牙學語,需擔心聽力問題。

●滿1歲時對自己的名字和常用日常用品沒有反應。

●1歲6個月時,還沒有任何字彙出現,對簡單指令無反應,無分享式注意力的出現。

●滿2歲時,無短句出現,不會玩角色扮演遊戲。

如果孩子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上述警訊,建議一定要和專業小兒科醫師、小兒神經科醫師、復健科醫師討論,及做進一步的評估。

除了以上提到的警訊外,還有許多的發展篩檢量表可供參考,最實用的就是健兒手冊。健兒手冊的左邊頁面有提供讓家屬填寫的發展量表,對於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的項目需要檢核。

此外,行政院國民健康局線上健檢、心路幼兒發展線上篩檢、伊甸兒童發展線上篩檢都是網路版本的發展篩檢。可以定時幫自己的寶寶打分數,追蹤他們的發展情況。

(作者為桃園市敏盛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