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耳悶、聽覺敏感 耳咽管發炎作祟
文/陳建志
1名40歲女性,某晚餐敘後回家,感覺鼻咽處隱隱作痛。隔日晨起,雙耳悶脹,與人交談,若音量突然增加,會感到尖銳刺耳,彷彿直接傳入顱內,刺中腦部,令人不適。到了晚上,夜深人靜時,還會聽見跟心跳節奏一樣的「噗、噗、噗」,影響睡眠。
感冒病毒入侵鼻咽
就醫檢查發現,她有輕微傳導性聽力障礙,耳咽管功能異常。電腦斷層檢查,雖然尚未有中耳炎,但耳咽管黏膜腫脹,完全封閉(圖1),原來是感染性耳咽管炎。
此病起因於感冒病毒,經鼻腔入侵鼻咽,進一步感染耳咽管,甚至可能擴散至中耳。耳咽管黏膜發炎腫脹,耳咽管閉鎖,中耳腔成為密閉空間。當聲波經外耳道,傳到耳膜時,震動受阻,造成耳悶;一旦震動,多餘的震動波又無法經由耳咽管洩出,全數傳入內耳,衍生聽覺過度敏感。
此外,中耳腔黏膜的小動脈搏動時,會隨心跳節奏,改變中耳壓力,影響耳膜與聽小骨,引發搏動性耳鳴(圖2)。
口服、注射藥物降低水腫
治療關鍵在於緩解耳咽管黏膜水腫,維持中耳通暢。急性期,可口服或靜脈注射副腎皮質素,減少免疫反應,降低水腫。必要時,使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以免演變成中耳炎;若合併鼻炎,可短期使用抗組織胺,或者偽麻黃鹼,促進黏膜收縮,減輕上呼吸道阻塞,使呼吸順暢。
若不及時治療,耳悶與聽覺過敏,可能持續加重。隨時間推移,中耳腔內空氣被完全吸收,形成負壓,導致組織液滲出,進而發展為中耳積液。一旦細菌孳生,可能轉為化膿性中耳炎,毒素經卵窗進入內耳,傷及耳蝸,恐造成永久性聽力受損與耳鳴。
拖治恐造成永久性聽損
值得注意的是,胃酸逆流與空氣過敏,也可能導致耳咽管水腫,而鼻咽腫瘤或神經麻痺,則可能使耳咽管功能異常,無法正常開啟,都會引起耳咽管關閉,但治療方式不同。因此,若有類似症狀,應儘早就醫,確定病因,對症治療。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