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覺得自己快中風…」長輩失活力 當心老年憂鬱症

2025/02/28 05:30

▲如果長者老覺得身體不適,就醫卻找不到病因,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如果長者老覺得身體不適,就醫卻找不到病因,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信源

66歲的阿桃姨(化名)近幾個月總覺得渾身不對勁,胸悶、頭痛之外,還有一種「快中風的感覺」,四處求醫卻找不到病因。經過轉介,阿桃姨與兒子到身心科諮詢,才警覺可能罹患老年憂鬱症。

阿桃姨的兒子說,媽媽自半年前開始出現頭痛、四肢痠痛、腸胃不舒服、胸悶喘不過氣的情況,「還說自己快中風要送醫」。但到心臟科、腸胃科門診接受相關檢查,卻未發現異常。找不到病因又讓阿桃姨更加鬱卒,覺得老了沒用,乾脆死一死算了,連好姊妹的聚會都不想參加了。

易與失智症混淆 不易鑑別被忽視

阿桃姨的症狀是老年憂鬱的典型表現之一。多數人在老年時期會面臨退休、社會地位變化、健康和經濟失去掌控、親朋好友離世等事件,許多失落帶來的壓力,加上社會價值觀看重青春、健康、生產力,更加深老年人對未來的無力和無望感。

老年憂鬱容易和其他身體疾病、失智症或藥物造成的副作用混淆而不易鑑別,進而被忽視。過去壓抑的教育方式,也讓老年人不知表達憂鬱情緒,不少人來到門診是以身體症狀為主訴,歷經各科之間奔波檢查,找不到病因而延遲治療。

◎老年憂鬱症症狀

●2週以上的憂鬱或焦慮情緒。

●胃口、體重、社交、睡眠等方面有顯著變化。

●老年酒癮或過量藥物使用。

●反覆表達無用、無助、無望或愧疚感。

●自殺意念或企圖。

●某些疾病(如:中風或罹癌)後,出現持續憂鬱。

選擇副作用少藥物 安享晚年生活

台灣在2025年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提升生活品質成為重要課題。要留意的是,持續憂鬱會惡化長者的注意力與記憶!

一般人以為老年人沒活力、甚至憂鬱是正常的,其實老年憂鬱是可治療的,只要選擇副作用少、半衰期短、交互作用少的藥物,不僅能讓身體疾病的治療效果事半功倍,也能維持較好的晚年生活。

(作者為衛福部樂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陳信源醫師呼籲,老年憂鬱症容易和其他身體疾病、失智症,或藥物造成的副作用混淆,而不易鑑別,進而被忽視。(樂生醫院提供)

▲陳信源醫師呼籲,老年憂鬱症容易和其他身體疾病、失智症,或藥物造成的副作用混淆,而不易鑑別,進而被忽視。(樂生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