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深腦部刺激術第3天 肌張力不全患者可站了

2021/01/20 05:30

▲王姓患者分享治療經歷,談起遭受過的病痛折磨,忍不住嚎啕大哭!(記者方志賢攝)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20歲王姓患者從13歲就出現肌張力不全症狀,病情惡化到軀幹背部、脖子嚴重向後彎曲,沒辦法自己吃飯、洗澡,甚至要爬行才能移動,高二時被迫休學,2年多前到高雄長庚醫院接受「深腦部刺激手術」,術後第3天就重新站起來,還能開心的揮手致意,昨分享治療經歷,談起遭受過的病痛折磨,忍不住嚎啕大哭!

高雄長庚醫院成立南臺灣第一個「巴金森氏病中心」,至今10年已完成82例動作障礙「深腦部刺激手術」,其中有5例是難治型肌張力不全症的患者。

▲肌張力不全症患者甚至要爬行才能移動。(記者方志賢翻攝)

高長副院長、神經外科醫師陳武福表示,運動障礙的疾病像枷鎖,框著病人無法生活自理,透過「深腦部刺激手術」可以翻轉患者的人生,更可協助患者返回職場。

巴金森氏病中心主任張永義說,原發性肌張力不全症的盛行率是每萬人有1.5到2人罹病,輕症如眼瞼痙攣、寫字性痙攣或斜頸,可靠打肉毒桿菌治療,重症者影響下肢、軀幹,甚至造成病患走路困難,國內類似重度患者上百人,需「深腦部刺激手術」改善,手術費用約150萬,不少患者無力負擔,希望政府能通過健保給付,讓更多病人接受手術治療。

醫盼健保給付 翻轉患者人生

神經內科醫師陳盈發表示,肌張力不全症是腦部神經功能異常,造成不正常肌肉收縮,導致異常姿勢或重複性的動作;患者年齡8歲以上、藥物無法良好控制、病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且排除關節或肢體已定型或攣縮,就可接受手術,經神經外科醫師在病患腦部深層的蒼白核放置晶片,藉由電極刺激達到緩解病患動作障礙的效果。

在長庚公益基金協助下,20歲王姓患者與40歲陳姓患者2年前先後接受手術。

王姓患者說,第一次發病時,全身抽搐被送急診,後來嚴重到無法走路,吃飯時常打翻餐盤,三餐要靠阿嬤餵食,因為軀幹、脖子向後彎曲,走在路上常引來路人異樣的眼光。

王姓患者從過去在地上爬行,到現在可自行回診,還能去工作,轉變太大了,但想起多年來遭受的苦難,他忍不住大聲哭泣,感謝醫護人員及教會幫忙,才能力抗病魔迎向嶄新人生!

▲陳姓患者(右)紅著眼眶訴說遭受過的病痛折磨,陳盈發醫師(左)則在一旁安慰他。(記者方志賢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