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早治療 避免關節破壞失能

2020/09/22 05:30

▲治療前:雙手關節腫脹。(照片提供/蔡秉翰)

文/蔡秉翰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免疫系統會主動攻擊關節組織,造成發炎反應,病患不但疼痛程度高,關節還可能破壞變形,甚至導致殘障。

估有4-5萬人罹病

在台灣約有0.2%人口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約4-5萬人,女性是男性的4倍。幸而目前的治療藥物已經進展到生物製劑,藥效較快且有效,副作用也大幅降低,大大減輕病患的痛苦,也保留了關節的生活機能。

45歲陳小姐是職業婦女,身體健康,也沒有慢性疾病,但1年前突然發現雙手關節腫脹疼痛,吃了消炎止痛藥也沒有改善,後來連其他的關節也開始疼痛,還伴有晨間僵硬情況。她漸漸無法負荷工作與家事,情緒也變得暴躁易怒,且容易疲倦。

經由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發現陳小姐的類風濕因子(RF)、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紅血球沉降速率(ESR)及C反應蛋白(CRP)皆明顯上升,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開始給予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傳統型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經過半年治療,雖然關節腫痛狀況有些改善,但陳小姐仍感到十分疼痛。

經討論後,陳小姐決定接受生物製劑治療;3個月之後,關節腫痛漸漸改善,疼痛程度降低,生活恢復正常,也可以開始工作,連小孩都覺得媽媽不再容易生氣發怒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目前多是皮下或靜脈注射,近年更有新的口服標靶藥物上市。這些藥物藥效較快且有效,副作用也大幅降低。不過由於價格昂貴,目前使用前皆需向健保專案事前申請。此外,由於生物製劑有誘發B型肝炎及潛伏性肺結核的風險,施打生物製劑前須執行風險管理計畫,預先檢測B型肝炎及潛伏性肺結核,如有B型肝炎及潛伏性肺結核者,則必須預防性給予抗病毒及抗結核藥物。

由於藥物的進步,類風濕性關節炎已不再是無法治療的疾病,因此民眾若懷疑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症,建議應儘早至風濕過敏免疫科門診就醫,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免關節破壞失能而抱憾終身。

(作者為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