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肝病沒症狀 B肝C肝定檢少不得

2020/04/12 05:30

▲B肝病患久未追蹤,超音波檢查發現一個約2公分的腫瘤。(照片提供/張吉賢)

▲B肝定期檢查除了抽血外,超音波檢查不可少。(照片提供/張吉賢)

文/張吉賢

60歲的王女士(化名)最近常感疲倦、對食物沒有胃口,尤其3歲的孫子正皮,她照顧起來有點力不從心。兒子看她臉色不太好,帶來就醫,經抽血、超音波等檢查,GOT、GPT肝發炎指數都是150以上(GOT標準值為10-33、GPT標準值為3-34),也發現肝臟有個約2公分的腫瘤,安排電腦斷層掃描及微創手術開刀,確定是肝癌。

王女士是B肝患者,多年來一直都有定期抽血及超音波檢查追蹤,報告數據也都正常,除B肝問題,身子挺硬朗的。2年多前有了小孫子,含飴弄孫倒也愉快,可能顧孫比較忙,且之前B肝追蹤都正常,定期追蹤檢查就停了下來。

三餐定時定量 多攝取深綠色蔬菜

肝病是台灣人的國病,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進展的三部曲。台灣約有300萬個B型肝炎帶原者,高達3分之2患者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歸咎其原因,是由於80%的肝病患者,初期絲毫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多數人經由檢驗才知肝功能異常時,已進入較嚴重的肝損傷、肝纖維化、肝硬化或肝癌階段,增加處理上的困難。

由於肝臟神經分布在表面,當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患者幾乎不會感到疼痛,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如果沒有定期篩檢,非常容易被忽略。

因此,有B肝或C肝的患者,除了要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外,目前健保是6個月追蹤一次檢驗肝癌的腫瘤指標─甲型胎兒蛋白(αFP),及肝臟超音波檢查, 以期早期發現肝硬化或肝癌。肝癌≦2公分是非常早期,可選擇開刀或是放頻電燒治療,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一群。

B、C肝患者定期檢查不可少,及早發現異常,才能及早做妥善治療,千萬不要自恃之前好幾年定期追蹤都正常,而疏忽了當下的定檢。

另外,生活與飲食習慣也是造成肝指數過高的關鍵,抽菸、喝酒、過勞、少運動的生活作息,對身體危害很大,因此建議三餐應定時定量、多攝取深綠色蔬菜、避免熬夜,不隨便服用偏方、草藥、成分不明的健康食品,規律運動,以保健康。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消化系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