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陶藝治療團體 從手到心重建自我

2018/12/08 06:00

▲陶藝治療團體鼓勵學員間進行經驗分享及交流,可就自我擅長的部分協助他人,也可從他人身上獲得協助。(照片提供/王崇勳)

文/王崇勳

▲透過作品展售會,讓學員的作品可在社區民眾面前展示,若學員有意願,也可在現場與民眾交流。(照片提供/王崇勳)

因身心疾病就醫的學員常封閉於自我內心世界裡,「陶藝治療團體課程」主要是讓他們透過手作陶藝重新尋回自我,不僅避免因疾病造成的功能退化,更協助他們適應社區生活,早日回歸社會。

「捏削」去負能量 成品展自信

拋、摔、捏、塑、削、拍等陶藝製作技巧,可將心中累積的負能量轉化成建設性的創造力量,而陶藝作品的實用性和經濟價值,能使他們從「被照顧」的「病患角色」,轉變為具有「生產力」的「工作角色」,提升自我價值。

陶藝塑造的過程歷經發想、構思、計畫到實際操作,萬一作品損壞或失敗,該如何面對?這也是每位參與者必須學習的。因為面對挫折是他們未來在回歸社會時可能會面臨的問題。透過職能治療師的協助,學員可在安全但富挑戰性的環境中學習及思考如何應對,並且成長。

陶藝治療團體鼓勵學員間進行經驗分享及交流,每位學員均可就自我擅長的部分協助他人,也可從他人身上獲得協助,藉由思考及練習訴說如何整合自己已習得的學習經驗,讓自己與他人同時成長。

每年的學員作品展售會,讓學員們努力創造的作品,有機會呈現在社區民眾面前,他們若有意願,也可在現場擔任銷售人員,與民眾交流。

其實,要完成一件陶藝作品並不容易,從構思到釉燒,必須歷經漫長的過程,必須付出極大心力,才能在不斷面臨困難與挫折的情況下,創造出一件適用的器具。學員從「動手做」的過程中尋求意義、在「做」中成長、友伴支持到提供舞台,協助學員從學習操作技巧進化到自我賦權。

(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