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失眠不一定要靠安眠藥 認知治療1個月助好眠

2018/04/28 06:00

▲蘇振翔醫師提醒民眾,若有失眠困擾,應就醫治療,不要自己吃安眠藥。(記者黃旭磊攝)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

▲患者經認知行為治療,不吃安眠藥也能入睡。 (記者黃旭磊翻攝)

8名長期使用2種以上高劑量安眠藥患者,接受高醫精神醫學部一個月認知行為治療,逐步改善睡眠狀況,不服藥也能入睡,另有3名患者的安眠藥使用劑量下降。醫師認為,認知行為治療無副作用,效果遠勝於吃藥。

精神科療法 不服藥也能入睡

高醫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振翔表示,台灣人每年約服下3億2千7百萬顆安眠藥,平均每人一天要吞掉14顆。依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研究,全台慢性失眠盛行率高達11.3%,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等情緒障礙、心肺、骨骼肌肉系統或免疫功能異常風險。

患者在一個月內遵守睡眠契約,睡前禁食、不看電視或手機,洗澡、放鬆並聆聽治療光碟,每天記錄就寢、起床時間,將睡眠日記交由醫師診斷。

蘇振翔說,雖然國內進行認知治療時,沒有測腦波、心跳,不過國外從腦波觀察睡眠狀況,發現入睡後藍核、縫核的神經元停止活化、減少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消耗等現象,另外,人體也會調解體溫,持續合成神經傳導物質,讓突觸及神經網路完整。

認知睡眠治療法由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史比曼發明,主要用於治療心因性失眠,而在判斷睡眠障礙方面,患者躺床到入睡時間超過一小時,夜間醒來超過3次,而醒後要超過半小時才能睡就算障礙,建議應就醫,不要擅自服用安眠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