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公車司機暴躁易怒 原來是過動症惹禍

2015/11/07 06:00

若發現孩子較好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時,切勿掉以輕心;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非本文當事人。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葉啟斌(右3)、高淑芬(左3)等多位醫師希望國人能認識「過動症」。(記者林惠琴攝)

一名40多歲的公車司機,經常無法克制情緒咆哮乘客,或是乘客上車未坐定位就開車,或是因為無法等待而闖紅燈,結果收到不少投訴與罰單,求診發現他罹患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醫師指出,不少人誤以為ADHD長大自然會好,實際上未治療可能更糟!

過動症患者個性較衝動且人際關係較差;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非本文當事人。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研究發現,約5成ADHD患者長大成人後仍有症狀,強調學齡前症狀多侷限於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但若未能及時發現、加以協助,在課業壓力變大、人際相處機會變多的狀況下,可能因為屢遇挫折而出現低自尊、缺乏學習動機,或是焦慮、憂鬱、拒學、蹺課、逃家,甚至退學、違規、犯法、物質濫用等狀況。

葉啟斌指出,醫界公認小學期間是ADHD的黃金治療期,症狀相對單純,療效也較佳,反之,拖延愈久、問題愈複雜,不少高中以上的學生更會以「這就是『我』」為由,為反對而反對,堅決拒絕治療,光是要他們接受自己的問題,可能就會花上半年時間,實際療程至少3-5年跑不掉,造成治療上很大的阻力。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說明,ADHD已經研究證實是一種腦部生理疾病,主要是大腦前額葉皮質部分發展得較一般人遲緩,造成腦中分泌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濃度、功能異常。

亞東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江惠綾強調,外界經常誤解ADHD診斷只憑評量表就確診,其實還須了解12歲以前,在學校或家庭2種以上情境,會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或衝動症狀,並持續6個月以上,也參考問卷、聯絡簿等相關資訊,才會進而確診。

在用藥方面,外界也擔心副作用或形成依賴,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主任劉弘仁指出,相關藥物確實可能造成食慾不佳,但研究證實服藥者的身高與一般人無顯著差異,因此謠傳長不高是錯誤迷思;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商志雍也說,類似藥物無成癮作用,家長不必擔心。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淑芬表示,國內ADHD盛行率約7.5%,但就診率僅2.5%,若治療情況穩定,經醫師評估也可能不必再服藥。

她提醒家長,若小孩很難保持專注,寫功課總是花上好幾小時,且容易因為小事發怒或忘東忘西,最好就醫評估,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