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撞頭沒外傷莫輕忽 慎防「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2020/01/18 05:30

▲民眾頭部撞傷若沒有出現立即性腦傷症狀,也千萬不可輕忽;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志隆)

文/林志隆

▲電腦斷層影像顯示,趙先生的左腦出血量約有40CC(紅圈處)。(照片提供/林志隆)

民眾頭部撞傷若沒有出現立即性腦傷症狀,也千萬不可輕忽!近期連續收治兩名「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病患,兩人皆不慎撞傷頭部,但當下沒有明顯外傷,卻在一個月後陸續出現頭痛、身體偏癱等症狀;幸好及時透過手術引流取出血塊後,順利恢復原本健康活力樣貌,頭部也看不出手術痕跡,化解一場死亡危機。

好發年長者 半數曾有頭部外傷

◎案例1:53歲趙先生為超級助選員,1個月前跑攤時摔倒,頭撞到桌角,但因沒有明顯外傷,便不以為意。直到最近覺得頭痛難耐,赴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出血面積已達左腦1/3,出血量約40CC,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經「微創開孔開顱手術」治療後,趙先生的頭痛症狀立刻改善,順利回歸團隊。

◎案例2:83歲許伯伯日前下床時,雙腳沒踩穩,額頭撞到床頭櫃,先赴他院檢查並無異狀,但返家後仍感不適。最近突然因右側肢體無力,被緊急送往急診,起初以為是腦中風,但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內出血,也是慢性硬腦膜下血腫造成,經手術治療後,肢體力量迅速恢復,也讓家人大大鬆一口氣:「可以放心過年了!」

微創開孔開顱術 傷口小風險低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好發於年長者,或是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通常經詳細詢問病史後發現,約有半數患者在症狀出現前1-2個月,曾經有過頭部外傷的病史。由於臨床症狀表現多端,有時類似急性中風、急性出血,甚至是老年失智症,通常經由電腦斷層檢查可確診,因此慢性硬腦膜下血腫也被稱為「偉大的模仿者」。

頭部撞擊引發的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是因頭部受到外力撞擊後,在硬腦膜下腔形成血塊,當硬腦膜下腔空間過大,使血塊無法被吸收,溶解成濃稠血水時,就會如海綿吸水一樣,不斷累積水分於此空間中,若未及時處理,恐因腦壓太高壓迫腦幹,而昏迷死亡。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透過「微創開孔開顱手術」。術前不需剃髮,加上傷口小、風險較低、恢復也較快。

提醒民眾,若突然出現步態障礙、跌倒頻率增加、反應遲緩、偏癱,和語言障礙等症狀,務必盡早就醫,才能把握治療黃金時間。

(作者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