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胡亂掏耳 掏出急性黴菌性耳膜炎

2020/01/10 05:30

▲患者就醫時,左側外耳道深處,很靠近耳膜處,居然被一大坨乾酪樣泥狀物質堵住,完全看不到耳膜。(照片提供/陳登郎)

文/陳登郎

▲治療一週後,耳膜及耳道都恢復正常,連耳鳴、腦鳴都消失了。(照片提供/陳登郎)

一名50歲業務員,某日早上起床,覺得左側耳道奇癢無比,以為是螞蟻跑進去,嘗試用耳扒子,不僅挖不出東西來,甚至開始出現大量黏黏滑滑的分泌物。

往後3週,左耳一直聽見相當大聲的「嗡嗡嗡」,感覺聲音以左耳為中心,向外鑽出耳道,向四周持續放射,甚至繞到身體後面,忽高忽低,令人感到煩躁不安。

黴菌孢子大量繁衍

就醫時,聽力檢查呈現傳導性聽力障礙,更發現他左側外耳道深處,很靠近耳膜處,居然被一大坨乾酪樣泥狀物質堵住,完全看不到耳膜。

該患者其實是罹患急性黴菌性耳膜炎,此病常見於原本就有過敏性耳膜炎者,上皮因過敏反應,一直分泌出偏鹼性的液體,創造出相當適合黴菌生長的環境;若有習慣性掏耳,更會直接破壞外耳道皮膚既有的皮脂層及耳垢,使鹼性環境從耳膜擴展到外耳道,一旦有黴菌孢子飄落其上時,就會大量繁衍。

耳鳴、腦鳴跟著來

此病治療以局部使用抗黴菌藥或硼酸耳滴劑為主,往往需要連續使用至少1個月才會根治。若不治療,隨著耳黴菌愈益侵犯耳膜,奇癢無比影響生活品質,大量反應性皮屑增生,更容易吸引黴菌,偕同菌絲團形成泥狀物,阻塞外耳道,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進而變成黴菌孳生的溫床,加重病症。

倘若耳鳴持續,不小心啟動了大腦中的伏核,患者就會開始「沉迷」於耳鳴,不停地把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挫折及孤單轉嫁於此,加重耳鳴,形成惡性循環,不知不覺把自己困在這已嚴重扭曲變形的病痛中,使原本單純的耳鳴,變成複雜難受的「腦鳴」。

該名患者在規則地使用抗黴菌耳滴劑一週後,不僅耳膜恢復正常,連耳鳴及腦鳴都消失了。

由於這類患者大多同時會有足癬,往往是在掏耳時,不慎把黴菌孢子帶進外耳道,建議這類患者別胡亂掏耳,並同時治療足癬;最重要的是,若耳鳴發作時,宜正確就醫。

(作者為吉豐耳鼻喉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