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菸婦打鼾求診 竟驗出肺腺癌

2019/08/17 05:30

▲晚期肺癌治療有進展,靠雙標靶藥物聯合治療,可延緩抗藥性時程。(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46歲的陳女士因睡覺打鼾嚴重,就醫檢查後竟發現左、右兩邊的肺各長了接近兩公分的腫瘤,確診是晚期的EGFR基因突變型肺腺癌。

左右肺各長2cm腫瘤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台灣一年超過1.3萬人罹患肺癌,當中約一半是肺腺癌;醫界發現,多數肺腺癌患者是女性、且都沒吸菸,因肺癌初期沒特別症狀,等到病患有喘、咳嗽甚至疼痛等症狀時,往往已是晚期。

不適用外科手術的病患,除了傳統化療、放療外,目前有多種標靶藥物可提供有效治療。其中,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藥物、也就是TKI類(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酪胺酸酶抑制劑)藥物的使用最為廣泛。

1/3肺癌患者有EGFR基因突變

據估計,在台灣大約1/3的肺癌患者有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患者則大約55%可找到EGFR突變。

雖然標靶藥物大幅增強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但許多病患會在一年左右,便因為抗藥性等因素,導致病情再度惡化。

台北醫學大學和雙和醫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若將標靶藥物與現有的抗血管新生方法合併使用,做為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病人的第一線治療,無惡化存活期可延長到近一年半。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雙和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李岡遠指出,人體免疫系統本來應該是要幫忙對抗腫瘤,但腫瘤卻會把這些免疫細胞轉換成它的助手;這時若使用抗血管新生方法,則可將這種情況逆轉回來,讓這些細胞不再淪為腫瘤幫手,反過來共同打擊腫瘤。

由於晚期侵襲性肺癌患者有相當高的比例會出現腦轉移,約2成到4成,其中有EGFR突變者腦轉移比例更高,甚至可能高達6成會出現腦轉移。

許多病人即使原發部位腫瘤透過標靶藥物治療獲得良好控制,卻仍因腦轉移造成生活品質不佳及家屬照顧困難。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指出,用抗血管新生方法聯合治療,這種「雙標靶治療」方式在顱內控制率更好、顱內控制率達80%,可大幅減緩顱內癌症的發展時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