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害怕做胃鏡 發現已是胃癌第三期

2018/01/02 06:00

▲用餐宜保持愉快心情,生悶氣、爭執、討論苦惱的事情,都有礙胃部健康;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陳忠宏)

文/陳忠宏

▲胃的幽門處長了5公分的腫瘤,導致食物堵住而腹部悶痛。▲

兩年前68歲張先生(化名)因腰痠、腹部悶脹就醫,當時建議他做胃鏡檢查,但他拿藥後就沒再出現;3個月前他又來門診,說肚子悶得很,有時候會想吐,我要安排他做胃鏡檢查,他還是拒絕。

上個月他因為胃口不好,腹部悶痛再來門診,這次終於願意接受胃鏡檢查,可惜太晚了,胃幽門處長了5公分的腫瘤,診斷是胃癌第3期合併胃出口阻塞,且已有淋巴轉移,若不治療恐怕只有3個月的生命。

胃鏡檢查真有那麼可怕嗎?會比失去寶貴生命更可怕嗎?何況現在還可做無痛檢查。但臨床上,就是有病人排斥、拒絕做檢查,都說是因為害怕。但不知是害怕做檢查,還是害怕知道不好的檢查結果,往往一拖再拖,最後拖到無法收拾。

現有無痛檢查 早治療是良方

由於胃癌初期沒有顯著的自覺症狀與特異性,容易被忽略掉,比如消化不良、肚子不太舒服、腹脹、打嗝、胃口不好等,大多數民眾會吃成藥,如:胃散、胃腸藥,有時症狀緩解下來,病人也就失去戒心。

我國胃癌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胃癌患者在手術後有超過95%的病人能活超過5年,但進行性胃癌的5年存活率只有20%,其中沒有淋巴腺轉移者可達30%,不過,合併有淋巴腺轉移的胃癌僅10%,可見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是對抗胃癌的良方。

提醒民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食後胃脹、打嗝、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狀,也是常見而又缺乏特異性的胃癌早期訊號,最好到各大醫院接受詳細的胃鏡檢查,沒問題就可以安心,有問題早點治療,不要因「害怕」而發生憾事。

勿因「害怕」 讓人生遺憾

胃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飲食習慣與飲食物質。其他可能相關的因素包括:幽門桿菌、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惡性貧血、胃腺性瘜肉、有胃癌的家族史、抽菸等。

在生活習慣上,建議民眾宜改掉過度飲酒、愛吃鹽醃食品、過鹹過熱食物、暴飲暴食,三餐不定時,以及進餐時好生悶氣等壞習慣。

同時,要戒菸、不吃黴變的食物。可多食富含維生素及β胡蘿蔔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如:番茄、蘆筍、洋蔥、花椰菜、茄子等,適當加強蛋、奶、鮮魚、鮮肉和豆製品的蛋白質攝入量,也有助於保護胃黏膜。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