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林利霏大腸癌》早期症狀、預防方式 一次看懂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以《麻辣鮮師》走紅的女星林利霏,於2024年罹患大腸癌,切除2公分大的瘜肉。衛福部指出,大腸癌在十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3,且早期較少明顯症狀,出現症狀時恐為時已晚。
台北市衛生局衛教資料說明,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篩檢政策依據我國實證資料,每2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35%的大腸癌死亡率。
台北市衛生局說明,近年來國人飲食習慣日益西化,油脂的攝取量增加、食物中纖維的攝取量減少,大腸癌 患者數目持續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醫師建議,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疾病患者與年齡在50歲以上、曾經罹患大腸癌、有家族性瘜肉症、大腸癌家族史病史、飲食型態屬高脂肪(尤其脂肪來源多屬動物性脂肪者)、缺乏運動、體重過重、飲酒過量與抽菸等群族,都屬於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要特別關心大腸的健康狀態。
大腸癌早期症狀
1. 大腸癌初期多無症狀,最常見的狀況為排便習慣改變,可能產生腹瀉、便秘、或是有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
2. 大便內有血(呈鮮紅色或暗紅色)。
3. 大便形狀較以前細窄。
4. 腹部感覺不適(經常的脹氣痛、鼓脹、腹脹或痙攣)。
5.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6. 持續的疲倦感。
7. 嘔吐。
大腸癌預防方法
1.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
2.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
3. 定期篩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114年1月1日起,提供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至44歲且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曾患有大腸癌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服務,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相關新聞請見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