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腎臟移植驚見寄生蟲 美國男子術後染「糞桿線蟲」
葉立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據科學網站《Live Science》報導,《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NEJM)近日刊登一則罕見醫療個案:美國兩名男子在不同醫院接受來自同一名捐贈者的腎臟後,體內出現寄生蟲「糞桿線蟲」(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大量增殖,導致其中一人一度休克送入加護病房,揭示美國器官移植篩檢機制存在盲點。
首位病患為61歲男子,在麻省總醫院接受移植後約10週,因發燒與腹痛入院,病情迅速惡化,併發肺積水與呼吸衰竭,並出現星群狀紫色皮疹。因他正服用免疫抑制劑,感染風險遠高於常人,診斷過程困難。
醫療團隊在抗生素與抗病毒藥物皆無效情況下,觀察到其血液中「嗜酸性球」指數飆升,轉向寄生蟲感染方向。傳染病專家推測為糞桿線蟲感染,並聯繫器官捐贈機構。後續比對捐贈者血液樣本,確認其曾居住於加勒比海地區,且體內有糞桿線蟲抗體,證實感染源來自捐贈的腎臟。
根據NEJM指出,美國近10年僅萬分之14器官移植案例涉及寄生蟲感染,但其中糞桿線蟲占比高達42%。由於過去僅少數器官採購組織例行篩檢此類寄生蟲,美國器官採購與移植網絡(OPTN)已於2023年呼籲全面強化對高風險捐贈者的篩檢流程。
診斷確認後,醫療團隊使用抗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治療,成功挽救病患。同時,奧爾巴尼醫療中心也收到警示,及時介入治療另一名66歲患者,最終兩人均康復。兩院強調,跨醫院即時通報與合作,是成功處理此類罕見感染危機的關鍵。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