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白內障手術是否必要 專家建議多方諮詢避免誤判

2025/07/02 09:40

白內障手術方式與人工水晶體選擇需謹慎。(記者洪瑞琴攝)

白內障手術方式與人工水晶體選擇需謹慎。(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國內白內障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許多民眾一旦被診斷出白內障,常以為「非開刀不可」,但專家提醒,白內障的進展與影響程度因人而異,是否需要手術應由醫師綜合評估,並建議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多尋求第2意見,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支出與風險。

眼科醫師鄭勝輝表示,臨床曾遇過1位病患,被其他醫師診斷為白內障並建議儘速手術,但該患者矯正視力仍有0.9,實際上尚無手術急迫性。白內障初期可能僅造成輕微視力模糊,若日常生活尚未受到明顯影響,並不急於動刀。

白內障最常見的成因是老化,但近年因長時間使用手機,造成眼睛過度疲勞、乾燥,導致不到60歲即出現白內障症狀的年齡層逐漸增加。其他可能因素還包括外傷、糖尿病、先天異常、長期使用類固醇等。症狀主要為視力模糊,進展時甚至會導致近視加深或老花眼改善,到了晚期則可能引發青光眼等併發症,甚至永久性失明。

針對白內障治療,鄭勝輝強調,目前並無藥物能夠有效延緩或逆轉白內障,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式。傳統手術切口大、恢復期長,而現代手術例如採用超音波乳化術,將混濁的水晶體震碎後吸出,並植入人工水晶體,切口僅0.22公分,復原速度快、併發症機率低。一般而言,當白內障影響到日常生活或最佳矯正視力降至0.5以下時,就建議考慮進行手術。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超音波乳化術,特別是水晶體已過熟或硬化者,手術過程需較長時間使用超音波,可能增加角膜內皮細胞損傷風險。因此對於過熟型白內障,應更謹慎選擇手術方式。

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也是患者需審慎考慮的部分。健保給付的單焦點球面水晶體費用約3000元,若選擇自費水晶體,根據品牌與功能,價格可能從數千元至十幾萬元不等。有些醫師可能會以專業術語向患者推薦高價自費選項,導致患者無法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他建議,患者在考慮手術前,應多方諮詢不同醫療院所,清楚了解人工水晶體的差異與優缺點,並根據視力狀況、生活需求與經濟能力做出決定。與醫師充分溝通,瞭解不同手術方式的安全性與恢復情況,也應詢問是否可申請醫療保險給付,以降低自費負擔。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