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暑假反而長不高? 美研究指出4原因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校門關、放暑假,許多小朋友也要回診間報到,看看有沒有長高,家長也希望「趁著暑假」,吃好、睡好,能不能也長好?不過,美迪大直婦產科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分享美國研究發現,美國兒童在暑假中不僅身高增長慢,BMI還增加,推測可能是假期作息變亂、運動變少、飲食失控、日照不足導致,因此提醒家長,要好好安排孩子的暑假作息,別放過長高黃金期。
陳奕成在臉書專頁「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分享1篇在2022年發表的美國研究發現:7648位5-11歲美國小學生在研究的5年間,在學期間:身高每月平均長高約0.31公分,但暑假期間,身高每月平均長高約0.26公分,代表在暑假假期當中,小朋友的體重增加程度超過身高的生長,不但沒有長高,反而變得更胖,研究團隊認為有以下4原因:
●假期作息變亂:錯過晚上10點到凌晨2點的「生長激素黃金期」。
●運動變少:戶外活動減少、久坐時間變多,骨骼刺激不足。
●飲食失控:吃太多精緻糖、零食與手搖飲,營養不均衡。
●日照不足:待在冷氣房太久,維生素D生成不足。
陳奕成表示,他在門診中觀察到孩子的成長速度,春夏長得比較快,秋冬稍慢一些。在丹麥也有一份支持這個觀察的研究結果:醫師整理了760名8到11歲健康兒童的身高紀錄,發現春季孩子平均每月可以長高0.63公分,秋冬則降至每月0.48公分。專家認為可能原因有:
●日照時間變長:春夏日照充足,能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刺激兒童的骨骼成長發育。
●活動量與飲食改變:戶外活動變多,孩子運動量增加,吃的東西也跟著變多,這些有助於兒童的生長速度增加。
●褪黑激素調節變化:春夏天黑得晚、睡得早,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峰值。
●睡眠時長可能拉長:假期睡眠品質變好,不容易中斷,也有利於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
把握暑假成長黃金期
●睡得早:晚上10點前入睡。
●動得夠:安排中強度活動,每週至少3-5次。
●吃得對:尤其減少含糖飲料和人工甜食。
●多曬太陽:白天安排30分鐘以上的戶外活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