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紓解急診塞車 基層醫界提6大方向

2025/02/25 21:12

近日部分醫院急診出現壅塞情形;情境照。(資料照)

近日部分醫院急診出現壅塞情形;情境照。(資料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近日急診爆滿,衛福部分析,目前壅塞主要集中在醫學中心,主因源自於護理人力和醫院病床不足,讓急診病人無法順利轉銜到病房接受治療,因此基層醫界呼籲醫療體系應有6大改善,包含強化四級醫療功能、加強急診前的分流、調整急診門診住院占比、加強在宅急症照護、檢討急診醫護人力薪資給付、護理人員的補足。

首先,強化四級醫療功能,宣導民眾就醫分流。基層醫界指出,將透過各縣市醫師公會和診所協會呼籲民眾,如有醫療需求可先找家庭醫師或基層診所醫師,再由相關醫師做適當的轉診。若有高燒、抽筋、意識變化、胸悶、胸痛等緊急徵候則掛急診,盡量把急診的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病人。

其次,加強急診前的分流,建立院際聯防機制。基層醫界建議救護車進行後送時,應可考慮醫學中心外的其他區域和地區醫院進行分流。病人一旦送到醫院,包含急診、住院和加護病房,亦應建立醫療區域聯防的機制,讓人民得到最妥適的照顧。

再來,調整急診門診住院占比。基層醫界提到,提高急診重症病人住院配床占比,門診預約住院或非緊急治療、手術,則視情況稍作等待,以解決急診重症和危及生命徵象病人的緊急治療時機。

還有,加強在宅急症照護(HAH)和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基層醫界指出,在宅急症照護和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是醫院急診室已經啟動,紓解部分急診或等待住院病人的機制,但其實也可以推廣到社區診所,並給予相對應合理給付,相信醫院、診所一起努力,可以紓解部分病人住院需求,降低急診壓力。

此外,檢討急診醫護人力薪資給付,改善醫療工作環境。基層醫界認為,面對現階段巨大壓力,政府應感謝仍堅守在第一線所有急診醫療人員,給予即時的獎鼓勵。長期而言,急診壅塞根本原因是醫護人力和醫院病床不足,應通盤檢討醫護人員薪資福利和工作環境。

最後,護理人力的補足。基層醫界指出,今年台灣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醫療需求必然增加,但護理人力供應勢必也會因為少子女化而愈發嚴重;面對這個嚴肅的議題,需這個世代的我們共同面對,思考解決的方式。積極檢討健保給付、薪資福利待遇、優化工作環境是當務之急,而提升考照率、規範護理協作人員及引進外國專業人力協助,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基層醫界聯合聲明由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顏鴻順、基隆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王俊傑、桃園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吳家淦、宜蘭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旺枝、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廖文鎮、中華民國基層醫師協會理事長潘志勤共同發出,盼政府重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