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基因療法新突破 助罕病童重見光明

2025/02/25 16:31

罹患視網膜退化症(retinal dystrophy)的病毒傑斯,接受治療後重獲光明。(圖取自臉書「Moorfields Eye Hospital」)

罹患視網膜退化症(retinal dystrophy)的病毒傑斯,接受治療後重獲光明。(圖取自臉書「Moorfields Eye Hospital」)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一項創新基因療法為天生患有罕見嚴重失明的兒童帶來轉機。據科學新聞網站《IFLScience》報導,四名接受這項實驗性治療的幼童,視力均顯著提升,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帶領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眼科專家麥克利德斯教授(Michel Michaelides)表示:「這是人類首次針對最嚴重的兒童失明病症開發出有效療法,可能徹底改變早期治療模式。」該研究刊登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這四名幼童罹患由AIPL1基因缺陷引發的視網膜退化症(retinal dystrophy),此病導致視網膜——位於眼底的感光組織——細胞快速退化並死亡,無法將光訊號傳至大腦。患者從出生即被認定為法定盲人,僅能分辨光暗。

「幼童視力缺損對成長影響深遠,」共同研究者、倫敦摩爾菲爾茲眼科醫院(Moorfields Eye Hospital)的班布里奇教授(James Bainbridge)指出,「這款基因療法能在嬰幼兒階段介入,改變病童命運。」

治療方式是將健康AIPL1基因置於無害病毒載體內,注射至視網膜。病毒感染細胞後,啟動蛋白質生成,修復並強化視網膜功能。試驗中,四名1至3歲病童僅單眼接受治療(為確保安全)。隨後三至四年追蹤顯示,他們的視力均大幅進步。

6歲病童傑斯(Jace)的母親DJ分享:「術後數週,他開始注意電視和手機,半年後能在數公尺外辨識喜愛的汽車型號。起初,他的大腦還需適應新視野,但如今入睡更容易,就寢不再是挑戰。」

研究確認治療安全性後,團隊已擴大應用至更多病童,並計畫推廣此療法。麥克利德斯教授強調:「這些成果令人振奮,證明基因療法能改寫人生。」

此技術若普及,將為全球數千名罕病患者帶來希望。研究團隊正與醫療機構合作,盼加速審批與應用,讓更多家庭受惠。

傑斯(Jace)在年滿兩歲後不久,接受了其中一隻眼睛的治療。(圖取自臉書「Moorfields Eye Hospital」)

傑斯(Jace)在年滿兩歲後不久,接受了其中一隻眼睛的治療。(圖取自臉書「Moorfields Eye Hospital」)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