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小時胖就是胖 5招改變孩子飲食習慣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老一輩的人總說「小時胖不是胖」、「胖胖的才有福氣」,這類過時的迷思讓台灣學童的肥胖比例屢創新高,營養學者洪泰雄建議家長,可以從限制攝取高熱量食品、降低攝取甜食與含糖飲料、建立均衡飲食習慣、引導健康的用餐習慣、增加活動量,來協助孩子們吃得健康、預防肥胖。
洪泰雄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調查,台灣學童過重與肥胖比例為26.7%,是亞洲肥胖率較高的地區之一。家長忽略學童肥胖的長期影響,會增加孩子未來得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心理健康問題等風險,以下方法能幫助父母改善孩子的飲食習慣。
●限制高熱量食品的攝取:少吃如炸雞、薯條等熱量高、營養低、容易增加體重的油炸食品。減少速食快餐,它們多為高脂肪、高鹽分食物,容易引起代謝負擔。
●降低甜食與含糖飲料的攝取:選擇天然水果取代如糖果、蛋糕等加工甜點,用水、無糖茶或稀釋果汁代替可樂、珍珠奶茶等,含糖量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的飲料。
●建立均衡飲食習慣:多吃全穀類,如糙米、燕麥,取代精緻澱粉。每天至少攝取5份蔬果,幫助提供維生素與膳食纖維。適量攝取如雞蛋、魚肉、豆腐等蛋白質,避免加工肉品。
●引導健康的用餐習慣:盡量固定三餐時間,避免不規律飲食,間接導致暴飲暴食。用餐順序先吃蛋白質、蔬菜,再攝取與澱粉,有助於控制血糖波動。避免邊吃邊看電視,這樣容易不自覺地過量飲食。
●增加活動量:建議每天至少進行60分鐘的戶外活動,如跑步、跳繩、球類運動。
洪泰雄提醒,家長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樣,建議在家中示範健康飲食習慣,並與孩子共同準備餐點。可以一起製作健康便當,讓孩子了解食物營養,培養健康觀念。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