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89歲老翁挺過染疫重症 台大醫院復健團隊揭如何辦到

2021/09/22 12:57

台大醫院今天舉辦視訊線上記者會,分享COVID-19重症個案的整合復健照護成效。(記者邱芷柔翻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1名89歲的老先生,在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後病況急轉直下,確診約2個月後住進台大醫院復健部病房,後來逐漸康復,從完全臥床到拔除鼻胃管可以溝通,且能在陪同下使用單枴在室內行走。

團隊也發揮巧思,運用影片與圖示指導,在病患及家屬目光所及之處,讓病患與家屬能加速吸收與落實復健。 (記者邱芷柔翻攝)

台大醫院今天舉辦線上記者會,分享COVID-19重症個案的「整合復健照護」成效。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說,COVID-19重症患者,特別是需要高流量氧氣、呼吸器的病患,恢復期的後遺症越多、越嚴重,須經過復健、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整合照護,幫助確診者恢復身心能力。

過去3個月期間,台大醫院共有5位COVID-19重症個案住進復健部病房,個案平均年齡為73歲,最年長的是89歲老先生,個案多數伴隨長期慢性病,每位患者也都曾經插管或使用高流量氧氣輔助呼吸,其中兩位病人住進復健部病房時,還得依賴鼻胃管進食,一位使用留置尿管。

台大復健部主治醫師梁蕙雯指出,個案們共同面對的染疫後遺症,包括肌肉無力、容易喘、血氧偏低、行走困難、日常生活自理困難等,另有兩名個案出現情緒低落或嚴重認知障礙。

梁蕙雯說,復健通常從「急性期穩定」後開始介入,復健後都能開始恢復行走,且逐步自理生活,其中2名高齡分別為85歲、89歲的老先生,在2到4週的心肺復健後都順利拔管,加上體能及肌力訓練,也從不能行走到可以行走。

台大復健團隊說,針對COVID-19後遺症的治療目標,為血氧濃度>88%的情況下可自行轉位、在病室內行走、可獨立或監督下完成日常生活。兩個重點,其一為呼吸運動及肺部清潔指導,其二是提供個案個別化運動指導,包括不同姿位下(躺姿、坐姿、站姿)肌力與關節運動,輕到中度的運動量,及每次從3-5分鐘開始的運動時間,可漸增到15分鐘,每天運動2至4回。

團隊指出,復健的目標是改善身體障礙、減少失能、提升生活品質,然而疾病不同,就需要不同對策,例如重症COVID-19患者幾乎都還有使用類固醇,住院過程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好幾位病人的血氧偏低,必須密切監控、調整合適的運動劑量。

團隊也發揮巧思,運用影片與圖示指導,在病患及家屬目光所及之處,讓病患與家屬能加速吸收與落實復健。

語言治療師林育伃表示,鼻胃管灌食患者會遇到與人溝通對談困難的問題,因此會協助個案安全由口進食一般食物,提升個案聽覺理解及口語表達能力。而由口進食但會越吃越喘,說話沙啞、費力者,則透過調整食物質地及進食速度來改善。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說,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美醫界在累積眾多個案經驗後,一致建議評估這些病人多面向的復健需求,提供必要、且為團隊整合性的復健,研究也顯示,復健可以有效協助他們提升整體功能以及生活品質。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