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脊髓空洞連穿外套都痛 「脊髓刺激療法」擺脫疼痛

2020/10/07 16:55

台中賴姓男子(左)原本連穿外套都疼痛難耐,經林志隆主任(右)為他進行「頸椎脊髓刺激療法」,現在已經能自在穿脫外套。(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37歲賴姓男子,10多年前因左手萎縮,發現罹患罕見的「脊髓空洞症」,4年來歷經3次手術雖解決左手無力問題,但左手莫名的疼痛卻無解,看似簡單的穿脫外套,每次對他來說都痛不欲生,睡眠也大受影響,因嘗試復健、吃止痛藥等方式都沒效,醫師為他進行「頸椎脊髓刺激療法」,術後疼痛大減,讓他開心終於可以自在穿外套。

亞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患者10多年前檢查後確診罹患每10萬人僅2.5人的罕病「脊髓空洞症」,4年前到院後安排手術,雖解決脊髓空洞和左手僵硬、萎縮的狀況,但左手手掌、手肘疼痛狀況遲沒改善,拿東西、穿衣服甚至連風吹都會痛,生活大受影響,期間嘗試過復健、吃止痛藥等方式都沒效,評估後決定為他進行「脊髓刺激療法」。

賴姓男子的X光片,可看到頸椎放置阻斷疼痛傳遞到腦部的晶片和導線。(記者陳建志翻攝)

林志隆主任為患者進行「脊髓刺激療法」,在頸椎放置晶片(左)並以導線連接埋在前胸鎖骨下方的神經刺激器(右),利用放電成功阻斷疼痛感。(記者陳建志攝)

林志隆表示,此種治療方式常用於治療腰痛等部位疼痛,但頸椎因風險、難度高,台灣過去並沒有案例,其方式是在患者頸椎放入晶片,並透過導線連接埋在前胸鎖骨下方的神經刺激器,原理是經由刺激器放電,在頸椎抑制從患部傳送到腦部的疼痛感,患者還可透過體外的遙控器,隨著疼痛感覺控制刺激強度,患者術後疼痛感從10分大幅減少至3分,開心終於可以好好睡覺、穿外套,未來仍須持續進行肢體復健訓練、神經功能追蹤與疼痛控制。

林志隆表示,對於肢體疼痛、手術後殘留疼痛、不明原因發生的疼痛、如火燒般的疼痛,稱為「難治性慢性疼痛」,常見於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外傷導致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等,一般會先透過口服止痛藥、肌肉注射止痛劑或病患自控式止痛等方式改善,如效果有限,則會評估以脊髓刺激療法治療。

林志隆指出,因電流直接抑制疼痛部位,對身體其他部位不會有不良影響,也不會傷害神經組織,不過因電池壽命約5至到8年,若沒電需再次做手術更換電池,並提醒此方法屬費用較高昂的治療方式,建議術前需經審慎評估,並與醫師充分討論,以達到最佳療效。

台中一名賴姓男子(左)罹患脊髓空洞症,術後左手持續疼痛,林志隆主任(右)為他進行「頸椎脊髓刺激療法」,在頸椎放置晶片並以導線連接埋在前胸鎖骨下方的神經刺激器,大幅降低疼痛感。(記者陳建志攝)

台中罹患脊髓空洞症的賴姓男子(左6)和媽媽(左5),今天獻花感謝林志隆主任(右6)和醫療團隊,解決困擾多年的脊髓空洞症和左手疼痛。(記者陳建志攝)

相關影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