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人類大腦傳輸效率 以色列研究︰沒比其他哺乳動物高

2020/08/05 16:49

以色列研究團隊透過掃描人類和海豚在內的123種哺乳類動物的大腦,發現人類大腦在傳輸效率上沒有比較好;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Unsplash)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人類一直以來自詡為高等智慧生物,但代表人類大腦在傳輸訊息的效率上,比其他哺乳類動物好嗎?以色列規模最大的臺拉維夫大學(TAU)為了挑戰這項假設,在新研究中掃描120多種哺乳類動物的大腦,結果有驚人發現,目前研究結果也已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

根據《今日醫藥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哺乳類動物的大腦之間如果想要傳遞訊息,需依賴神經元組成的軸突(Axon),負責把細胞本體的動作電位傳送至神經元的突觸(Synapse),而訊息在大腦中的傳播效率,則與經過的突觸數量有關。

人類大腦連接能力(connectivity)較高的說法,已經存在一段時間,研究主要作者阿薩夫(Yaniv Assaf)教授和研究團隊,使用擴散磁振造影(diffusion MRI)技術,掃描包括人類、嚙齒動物、猴子和海豚在內的123種哺乳類動物的大腦,每個哺乳類動物的大腦體積也從0.1毫升到1000毫升以上皆有。

此外,研究團隊也掃描32個人類大腦。透過上述種種的掃描程序,研究團隊重建每個物種大腦內的神經網路,其中包括傳遞訊息的神經元,以及連接在神經元之間的突觸。

接下來,研究團隊以訊息在大腦內部的2點之間傳遞時,所需通過的突觸數量為原則,計算一種名為「平均短路徑」(mean-short path,MSP)的數值,此數值代表訊息在傳遞中所需的最小連接數,只要數值越高,代表大腦的連接能力越低。

研究結果發現,經過比較之後,不論動物大腦的體積或結構如何,其實都不會影響大腦的連接能力,根據阿薩夫的說法,也就是說,無論是老鼠、人類,或是大型哺乳類動物如公牛和海豚等,大腦都表現出相同的連接能力,訊息傳播的效率也大致相同。

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大腦內有一種機制,會讓大腦某部份的低連接能力,用來抵消另一部份的高連接能力,以維持整個大腦連接能力的平衡,舉例來說,人類、蝙蝠和家鼠等動物大腦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左右半球間的連接能力比較高,但半球內的連接能力則較低。

考慮研究結果發現的大腦差異,有可能是每個人認知能力和天資有所不同的原因,因此,這也是研究團隊未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