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抗煞副總統專訪1》陳建仁:清明關卡過後 小心國際疫情到5月

2020/04/13 07:43

記者黃以敬、蘇永耀、林惠琴、簡惠茹/專訪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延燒,曾領導台灣抗SARS的副總統陳建仁,3月底發文預估全球疫情估計恐怕要兩個月才能趨緩;他接受本報專訪更指出,台灣過了清明節、每日病例降到10例以下就表示疫情在安全管控範圍,但全球疫情恐要觀察到5月底,不能掉以輕心,但可考慮對高風險族群作調查,深入了解國內社區是否已有病毒感染或存在。

副總統陳建仁提醒,台灣就算過了清明節關卡,仍須注意國際疫情(記者塗建榮攝)

30%到60%無症狀帶原者恐造成第二波流行

Q:武漢肺炎和SARS有截然不同的變異性,是否看到更大危機?

A:冠狀病毒確實不斷演變當中,SARS致死率較高、約10%到15%,但病患一定發高燒38度以上、大多重症,疫情常在醫療機構擴散,大爆發情形較少;武漢肺炎不一樣,症狀輕,致死率低約3%至6%,武漢肺炎在教會聚會'飛機'郵輪到處散播,就是因為感染力很高。

以傳染力來看,武漢肺炎遠高於SARS,更有很多輕症和無症狀帶原者,這些人也有感染力,社區散播可能性就很高。台灣還較好一點,負壓病房夠,照顧病人能高規格,但如果國外得到感染,輕症恐是到方艙醫院,就問題很大。中國武漢當初爆發疫情,就因早期輕症的被放回家、沒得到好的照顧而疫情擴散。

這次中國武漢發生肺炎就有幾件事情很可惜,他們只聚焦重症病人,忽略要注意密切接觸者有無感染? 從早期報導看來,中國忽略輕症傳染可能性,沒有做好家庭接觸者和工作環境的接觸調查,就讓疫情爆炸很快,甚至擴及全球。

南華早報也早已警告30%到60%無症狀帶原者恐會造成第二波流行,這件事全世界要提高警覺,這會對全世界帶來更大衝擊。人與人互動因國際化越頻繁,很重要是每個國家都有責任在疾病剛發生時候就要撲滅,不要讓它散播開來。

Q:全球疫情延燒,推估兩個月可能趨緩?

A:預測全球疫情何時緩和消退,是很難的題目,要看各國防疫努力,現在台灣三百多個確診案例大多是境外移入,境外如果還是火在燒,就算台灣好好的,火花還是會飄進來。

歐美各國防疫顯然有點輕忽新冠病毒的感染力,所以疫情都不樂觀,也因此未來各國,不敢說要做到多好,可能至少要類似中國採取封城。大家把「社交距離」做好,很多國家說要封城三到四個禮拜,但我看可能還不夠。

武漢封城到解封就要兩個月,這段期間沒藥物和有效防護,就是靠社交距離、居家檢疫和避免集會等,但目前各國對於中國確診數據還大多存疑。

而目前全世界病例都還在增加,比較可看到韓國有到從高峰期回穩,韓國已經算是很認真很打拼,大量篩檢,但爆發到回穩也約兩個月。因此估計台灣與全球都還要嚴防一段時間。

清明節後日增10例以下 台灣算在安全範圍

Q:過了指揮官所指14天關健期,管制措施應延續兩個月?還能做什麼?

A:這已是四海一家時代,任何國家都得等到全球疫情可緩解下來,才可能算安全。台灣還好有超前部署,早點關掉武漢直航飛機,我們擋住第1波春節可能造成的中國移入挑戰,但現在進入第2波是全球境外移入的挑戰。

疫情指揮官說出3月19日邊境封關禁止外籍人士後的「關鍵14天」很重要,因為很多我國留學生、台商及境外旅遊都要回台灣,本來每日2、3萬人,已減到2、3千,14天是觀察最這些人14天潛伏期有沒有發病。

14天後剛好也到接近4月清明節,清明節又是一個挑戰,人與人互增加,是另一關卡。最重要觀察點是四月二日後,台灣病例是否慢慢降到10例以下,疫情就在安全管控範圍內,國內壓力就可小多了,因為入境者變少。

副總統陳建仁提醒,台灣就算過了清明節關卡,仍須注意國際疫情(記者塗建榮攝)

國際疫情觀察到5月底 防疫不能鬆懈

接下去就要看各國情況,但全世界疫情恐怕兩個月才能趨緩下來,希望5月20日前後、月底可以看到。這段時間還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大部分是境外移入個案,還有境外移入案的家庭接觸者或工作場所接觸者,還好大多數都可以回溯追查到來源,傳染病防治最擔心是無法溯源。

目前對所有入境者及確診接觸者要求居家隔離檢疫,理論上說,病毒就可被隔離起來,一般人則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以少數人的社交活動來讓整個族群有比較正常化的生活

可調查高風險族群 探究社區感染

未來病毒發展會不會進入社區感染?變成流感化?目前確診發病者會在醫院隔離,台灣要變成有社區感染的話,就必較需擔心無症狀者和輕症者,但大多數應還是會是從國外回來,所以要居家檢疫。

如要確認會否有以前已有病毒進入、台灣有多少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要更確保社區乾淨,就要做更普遍性的調查,不是全民檢查,而是可對高風險群,防疫、醫護人員. 計程車司機和便利商店店員等,與社會接觸比較多的人做調查,抽查是否病毒感染過,測抗體,或是否有病毒在身上,如果都沒有,那就感謝天主,天佑台灣。

病毒流感化 基層醫師須能快篩及治療

Q:有學者認為新冠病毒會「流感化」、要有長期作戰準備。副總統五月二十日卸任要回歸學界,建議下一任政府還有哪些可以加強?

A:政府現在還有些事要很努力去趕。如果武漢肺炎擴大進入社區,甚至是變成一般感冒的流感化,就需要有重要武器,第一個就是「快篩」,現在所有病人入境就居家隔離,有症狀就篩檢,都在醫學中心。未來如果變成輕症比例很高,流感在哪看病?不在醫學中心,一定在診所,因此診所必須準備好快篩和抗病毒藥物,未來就需要讓所有基層開業醫師,都有能力有快速診斷和好的藥物照顧病人。

再等一段時間,則要讓病毒不要囂張,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發出疫苗可打。

Q:現再說快篩要等三個月、新藥六個月、疫苗則要一年?國際合作可以讓時程表加速?還有哪些國際合作可推動?

A:台灣兩個疫苗廠都積極發展疫苗,疫苗從動物臨床一二三期,確實需要較長時間,因要打到人身上。

但是體外檢查的快篩工具,審查可加速,敏感度到八十或七十也可上市,即使美國通過的快篩工具,絕大部分是測抗體,不是測病毒,依照中研院、國衛院發展情況,我們覺得快篩快的話可三個月內上市。

國際合作 加速快篩、新藥上市

抗病毒藥物很多藥物號稱有效,但是很多臨床實驗設計匆忙,藥物有沒有效果,匆忙臨床試驗可能不準, 未來希望可以設計更完整。但臨床試驗要有足夠病人,台灣有參加美國等新藥臨床試驗,對台灣是好,因此也需要用國外臨床試驗結果。

台灣公共衛生一直很好,後來在世衛時候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撲滅瘧疾、婦幼衛生等,可惜退出聯合國,不在世衛,但仍透過多邊方式來做,也因此SARS後,有透過亞太經合會主張成立衛生工作小組,可再加強。

第二個應努力的方向,跟美國在台協會有個全球合作訓練架構GCTF,邀請亞太地區二十五到三十多個國家到台灣上課、進實驗室做調查。大家說台灣現在這次很成功,例如把口罩實名制等AI大數據變成防疫很重要的工作,灣機械業、工具機製造業組成國家隊等。未來可經由GCTF,不只美國跟台灣,日本也加入,澳洲也加入,主辦相關活動,這樣架構也是台灣未來能夠對全球衛生有很大貢獻的平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