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膚黃如南瓜 母乳性黃疸延治 男嬰腦病變

2015/08/11 06:00

▲新生兒可能因為餵哺母乳姿勢或母乳成份造成母奶性黃疸。(圖中人物與新聞事件無關,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餵哺母乳要注意,可能引起母乳性黃疸!一名媽媽餵哺兒子母乳5天後,疑似母乳成份造成兒子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超標1倍,身體已經黃得像南瓜,並引起膽紅素腦病變,傷及腦部,經換血和照光急救,仍留下聽力受損後遺症,更嚴重恐喪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指出,新生兒將近90%會出現黃疸,大多是良性的生理性黃疸,因新生兒紅血球數量多,壽命短,加上剛出生肝臟功能無法迅速處理大量膽紅素,不需特別治療,2週內會消失,但也不可輕忽,如果黃疸指數上升太快、超過標準值,或是2週未消失,就要特別小心,可能是母乳性黃疸、膽道狹窄、尿路感染等問題。

林鴻志強調,非生理性黃疸以母乳性黃疸最常見,有10%因餵哺技巧或母乳不足,導致新生兒脫水、熱量不足引起;也有0.5%因母乳中的胺基酸、荷爾蒙等成份所造成,不可大意。

去年一名20歲的新手媽媽餵哺兒子母乳,2天後發現兒子膚色偏黃,在家坐月子燈光較暗也未加以注意,以為是一般新生兒的黃疸症狀,5天後兒子煩躁不安、哭鬧不休就醫,才發現身體通黃,黃疸指數高達30mg/dL(標準值15mg/dL)。

該名男嬰的膽紅素太高,穿透腦部血管造成膽紅素腦病變,經換血和照光治療後才恢復正常值,但仍造成聽力受損,林鴻志說,嚴重的話可能引起智力受損、手足徐動症,甚至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男嬰仍在後續追蹤。

林鴻志提醒,新生兒黃疸在出生後2~3天會出現,4~5天達高峰,10~14天褪去,家長可觀察新生兒黃疸部位做為簡易的黃疸指數判斷標準,頭頸部出現黃疸,黃疸指數約5mg/dL,蔓延到胸部約10mg/dL,腹部12mg/dL,手臂和膝部15mg/dL,一旦超過15mg/dL則要盡速送醫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