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歐洲研究:飲食健康 兒童更快樂

2018/02/25 06:00

▲孩子飲食健康,心理健康也能受惠;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柯俊銘)

圖‧文/柯俊銘

您家的寶貝喜歡吃什麼?是否有挑食的毛病呢?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BMC公共衛生》的報告指出,孩子若能常吃健康的食物,長期下來不僅對身體好,心理健康似乎也能從中獲益,值得家長們關注。

該研究由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大學健康科學研究院的營養學專家露易絲.阿維德森(Louise Arvidsson)博士所主持,其針對來自比利時、德國與西班牙等8個歐洲國家共7675位年齡介於2至9歲的小朋友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健康飲食對孩子心理健康可能帶來的影響。

健康指標飲食 整體幸福感偏高

首先,每位個案都會安排測量身高、體重,主要照顧者則是接受訪談,過程中除須陳述孩子每週的進食狀況(如食物偏好、頻率等)外,也要答覆和心理社會發展相關的問題,而同樣的流程會在兩年後重複實施。

統計顯示,健康飲食和心理健康之間具顯著的關聯性。飲食內容越是符合健康指標(如多吃蔬果、全穀物;每週吃鮮魚2至3次;節制糖、鹽與脂肪的攝取等)的孩子,往後傾向較有自信,少出現情緒不穩及和同儕互動的困擾(如沒有朋友、被人欺負等),整體幸福感偏高。即使將身體質量指數、父母的社經地位等外擾因素納入考量,上述發現的結果依然相同。

研究者表示,孩子從小就須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如此不僅有助成長發育,更能促進心理發展健全,而家長的態度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若您的孩子總是「揀飲擇食」,自己不知該如何是好,專家的建議如下:

◎營造氣氛:建立愉快的用餐環境,鼓勵孩子和其他人一樣什麼都吃。

◎改進技術:調整烹調方式,轉換食物的味道和模樣,提高孩子的食慾。

◎控管零食:避免正餐前吃零食,一旦感到飢餓,原先討厭的食物也會覺得不錯。

◎端正認知:不當面貶損食物的價值,透過遊戲、繪本等方式,讓孩子明白食用的好處。

◎提供增強:若孩子願意嘗試以往不吃的東西,適當給予回饋,強化繼續的意願。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