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病》心肌梗塞放支架仍有病症 血管內超音波有效治療

2018/09/11 23:40

郭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徐漢仲指出血管內超音波有利輔助治療冠狀動脈疾病。(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50歲方先生有高血壓高血脂,以前心肌梗塞曾置放過支架,後來持續有胸悶、心絞痛,即使休息時也會發作,藥物控制無效,再次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利用血管內超音波確認心臟血管左主幹遠端病變,採取單支架策略即可解決,置放支架後,追蹤已無再犯心絞痛。

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徐漢仲指出,心血管疾病是近幾年來國人第二大死因,其中很重要的病因來自於營養心臟肌肉的血管(即冠狀動脈)粥狀動脈硬化(內皮細胞功能不良,膽固醇斑塊堆積)。危險因子包括高膽固醇血症、慢性腎臟病、糖尿病控制不佳、高血壓、抽菸、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治療上,除了以標準藥物治療及危險因子的矯正外,如症狀控制不良或已經進展成急性冠心症(血栓形成),大多需要冠狀動脈攝影術併支架置放術的介入性治療。

徐漢仲表示,冠狀動脈攝影有其侷限,包括像整條冠狀動脈血管均有狹窄者或極短的病灶常會失真;無法探知血管斑塊組成,未事先準備好病灶處理,常會出現併發症如血栓或表層厚鈣化病灶;支架置放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常常無法探知及常低估血管大小等。因此,從1994年以後常用血管內超音波輔助使用,克服上述限制。

徐漢仲說明,臨床上血管內超音波輔以心導管介入術,可以克服許多血管攝影術的陷阱,包括評估血管大小、斑塊組成(支架可否展開),支架的長度與安全置放地點等,可使治療醫師選擇事前策略、事後補強,降低血栓與支架再狹窄等併發症,實證醫學上也確實有效降低重大血管事件與6個月內狹窄率、心導管再介入的風險,預後也更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