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心「梨狀肌症候群」 坐著不動也會神經痛!

2016/07/21 18:36

醫師提醒,長期姿勢不良可能變成「梨狀肌症候群」。(記者謝佳君攝)

〔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年約50歲的李太太,白天長時間在桌前辦公,平常沒有運動,最近也沒有跌倒或外傷,卻突然連續2天感到左臀、左後大腿疼痛,且一路延伸到小腿麻、痛,甚至有抽筋的感覺,得在先生攙扶下跛行步入診間。

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在坐骨神經(黃色處)上方。(記者謝佳君攝)

患者原以為是腰椎退化或坐骨神經痛,不過檢查發現,患者沒有腰部不適,僅左臀有明顯壓痛點,疼痛感從左後臀向下延伸,髖關節彎曲時也會疼痛,因此醫師研判不是常見的腰椎或脊椎間盤凸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而是「梨狀肌症候群」。

台北市立聯醫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鍾沛指出,梨狀肌是臀部的深層構造,為帶狀、扁平的肌肉,可穩定髖關節,包括走路時的重心平衡及絕大部分需要下肢的運動都會牽涉到梨狀肌;而坐骨神經通常位於梨狀肌下方,因兩者緊鄰,當梨狀肌發炎、腫脹,就容易壓迫、刺激坐骨神經。

除了反覆、過度運動及外傷直接撞擊,長時間固定姿勢壓迫也會造成梨狀肌症候群,尤其坐姿歪斜、翹腳、桌椅高度不合適,更容易導致梨狀肌症候群。治療方式則包括口服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熱敷、電療、梨狀肌伸展運動、類固醇注射等,少數患者需要手術切開放鬆梨狀肌。

醫師提醒,平常應避免長時間坐太硬、太矮的椅子和翹二郎腿,坐姿一段時間就要起身伸展臀部和大腿肌肉;而腰椎或脊椎間盤凸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通常伴隨腰痛,梨狀肌症候群則多為單純下肢疼痛,但兩者仍常被混淆,因此仍應盡速就醫由專業醫師檢查診斷,給予最適當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